1955-1957年肃反运动述评
发布时间:2022-01-02 05:29
1955年至1957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领导、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的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政治运动,即“肃反运动”。这场运动发端于1955年初的胡风批判运动,历经发展、高潮、甄别检查等阶段,终结于1957年3月。引起肃反运动的原因是复杂而多方面的,既有理论上对列宁、斯大林肃反理论的借鉴与吸收,也有针对现实的反革命分子破坏活动的反击与惩戒;既有主观上对阶级斗争形势判断上的过高估计,也有针对帝国主义颠覆破坏图谋的自我防备。同时,继续执行建国初期既定的肃反政策,深化打击反革命分子,也是此次肃反运动的重要原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促成了肃反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动与开展。与建国前的历次肃反运动以及建国初期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相比较,此次肃反运动具有以下特点,即内部肃反与社会肃反相结合;肃反工作与中心工作相结合;始终坚持严肃谨慎的方针。科学总结肃反运动的成绩与失误、经验与教训,不仅有助于人们对于肃反运动本身的正确认识和思考,更有助于为后来者提供历史参考,以史为鉴。反思这场运动的得失,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恰当估计过渡时期的阶级斗争;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及意义
三、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肃反运动概述
一、肃反运动的酝酿与发动(1955.5—1955.7)
二、肃反运动的发展与高潮(1955.8—1956.3)
三、肃反运动的检查甄别与结束(1956.4—1957.3)
第二章 肃反运动的成因分析
一、理论根源:列宁、斯大林“肃反”理论的影响
二、现实依据:暗藏反革命分子的疯狂破坏活动
1、城市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
2、农村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
三、主观因素:中共中央对形势日益严重的估计
四、外部因素:帝国主义武力威胁下的自我防备
五、政策因素:镇反运动的继续与完成
第三章 肃反运动的特点
一、社会肃反与内部肃反相结合
1、肃反对象的隐蔽性
2、肃反政策的相对和缓性
二、肃反运动与经济建设相结合
三、始终坚持严肃谨慎的肃反方针
第四章 肃反运动评析
一、肃反运动的成绩与经验
1、肃清了一批反革命分子,有力促使了敌人内部的分化瓦解
2、巩固了政权,稳定了社会秩序,为全面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3、教育了广大干部和群众,提高了他们的社会主义的觉悟和警惕性
二、肃反运动的失误与教训
1、运动初期出现过“左”和“右”的错误倾向
2、给当时的社会风气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
三、肃反运动的反思
1、必须正确认识和恰当估计过渡时期的阶级斗争
2、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3、必须适时转变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依法治国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附录1:肃反运动情况表
附录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95:胡风事件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影响[J]. 万同林.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2]毛泽东关于过渡时期理论中阶级问题的思考[J]. 付琬,游鹏程.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1)
[3]胡风冤案在武汉始末[J]. 文振庭. 武汉文史资料. 2006(02)
[4]在中共七届七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六年九月十三日)[J]. 毛泽东. 党的文献. 2006(01)
[5]潘扬案件的历史回顾与反思[J]. 王鹏程.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5(04)
[6]在民间档案中追寻历史[J]. 李辉. 中国档案. 2004(05)
[7]原绵阳专区肃反运动综述[J]. 四川党史. 2003(03)
[8]反革命分子火烧城陵矶[J]. 兴智. 湖南档案. 2001(05)
[9]关于《杜高档案》的问答[J]. 李辉,杜高. 书屋. 2001(04)
[10]黄祖炎遇害记[J]. 牛光昇. 党史文汇. 1999(03)
本文编号:3563567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及意义
三、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肃反运动概述
一、肃反运动的酝酿与发动(1955.5—1955.7)
二、肃反运动的发展与高潮(1955.8—1956.3)
三、肃反运动的检查甄别与结束(1956.4—1957.3)
第二章 肃反运动的成因分析
一、理论根源:列宁、斯大林“肃反”理论的影响
二、现实依据:暗藏反革命分子的疯狂破坏活动
1、城市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
2、农村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
三、主观因素:中共中央对形势日益严重的估计
四、外部因素:帝国主义武力威胁下的自我防备
五、政策因素:镇反运动的继续与完成
第三章 肃反运动的特点
一、社会肃反与内部肃反相结合
1、肃反对象的隐蔽性
2、肃反政策的相对和缓性
二、肃反运动与经济建设相结合
三、始终坚持严肃谨慎的肃反方针
第四章 肃反运动评析
一、肃反运动的成绩与经验
1、肃清了一批反革命分子,有力促使了敌人内部的分化瓦解
2、巩固了政权,稳定了社会秩序,为全面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3、教育了广大干部和群众,提高了他们的社会主义的觉悟和警惕性
二、肃反运动的失误与教训
1、运动初期出现过“左”和“右”的错误倾向
2、给当时的社会风气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
三、肃反运动的反思
1、必须正确认识和恰当估计过渡时期的阶级斗争
2、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3、必须适时转变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依法治国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附录1:肃反运动情况表
附录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95:胡风事件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影响[J]. 万同林.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2]毛泽东关于过渡时期理论中阶级问题的思考[J]. 付琬,游鹏程.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1)
[3]胡风冤案在武汉始末[J]. 文振庭. 武汉文史资料. 2006(02)
[4]在中共七届七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六年九月十三日)[J]. 毛泽东. 党的文献. 2006(01)
[5]潘扬案件的历史回顾与反思[J]. 王鹏程.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5(04)
[6]在民间档案中追寻历史[J]. 李辉. 中国档案. 2004(05)
[7]原绵阳专区肃反运动综述[J]. 四川党史. 2003(03)
[8]反革命分子火烧城陵矶[J]. 兴智. 湖南档案. 2001(05)
[9]关于《杜高档案》的问答[J]. 李辉,杜高. 书屋. 2001(04)
[10]黄祖炎遇害记[J]. 牛光昇. 党史文汇. 1999(03)
本文编号:35635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563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