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化龙宪政思想及其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2 21:35
近代中国宪政道路的选择及其演变,历经了从预备仿行立宪、君主立宪到共和宪政的全面展开等重要历史阶段,这个过程波澜曲折,最终归于失败,留下了及其深刻的经验与教训。本文从近代中国宪政道路的选择及其演变的角度对汤化龙一生的宪政思想与宪政实践进行系统考察,总结其丰富的宪政经验,尤其是借鉴他失败的深刻教训,为当代中国依宪治国、依法治国服务,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都非常深远。在汤化龙早年时期,正值清末新政和预备仿行立宪时期,家庭、旧学、仕途与国家危难、维新思潮的综合作用促使他留学日本,深受日本君主立宪的影响,撰写了《议会论》,系统阐述了君主立宪思想,成为坚定的君主立宪派骨干。汤化龙在清末预备立宪运动中回国,他利用担任湖北咨议局议长的身份,在湖北乃至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君主立宪运动,并在保路运动和国会请愿运动中冲锋陷阵,非常激进,却在绝望中收场。在清末国会请愿运动中绝望的汤化龙恰逢武昌首义爆发,毅然转向共和革命,积极参与组织武昌首义和推动辛亥革命向全国发展,在制定军政府条例与共同制定《鄂州约法》中成就斐然,为民国初年的共和宪政做了非常重要的铺垫。在民国初年,汤化龙全力投身于全新的共和宪政事业,醉心于政党...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5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汤化龙君主立宪思想的酝酿与形成
第一节 早年维新改良思想的出现
一、楚文化对汤化龙的深刻影响
二、洋务运动和维新思潮的启蒙
三、早期维新改良思想的形成
第二节 留学日本与君主立宪思想的形成
一、自请留学日本学习宪政
二、力图仿效日本维新宪政思想
三、倡导君主立宪制度
四、君主立宪思想的形成
第二章 君主立宪的实践活动
第一节 参与筹办湖北咨议局
一、湖北咨议局的创设与斗争
二、积极参与湖北咨议局的筹办
三、湖北咨议局的选举与成立
第二节 主导并重组湖北咨议局
一、力争湖北咨议局的地位与作用
二、湖北咨议局议员素质与能力参差不齐
三、递补为湖北咨议局议长
四、大力培植君主立宪思想
第三节 在咨议局常年会中推动湖北宪政实践
一、实际主持湖北咨议局第一次常年会
二、正式主持湖北咨议局第二次常年会
三、在湖北咨议局议政活动的回顾与评价
第四节 积极参与湖北拒债保路运动
一、拒债保路风潮的缘起
二、积极投身于湖北拒债保路运动
三、对拒债保路方案的部分修改
第五节 国会请愿运动的激进派
一、汤化龙与三次国会请愿运动
二、汤化龙与反对“皇族内阁”运动
三、反皇族内阁的失败与对清廷的绝望
第六节 君主立宪宪政活动的回顾与评价
第三章 转向共和:汤化龙积极参与武昌首义
第一节 积极参与武昌首义并扩大革命成果
一、积极参与武昌首义
二、成为武昌首义骨干人物
三、维稳并全面扩大革命成果
第二节 倡导并积极向全国推动辛亥革命
一、发出麻痹清政府的电报
二、发动全国各地响应武昌首义
三、发出照会和主张让各国驻汉领事中立
四、策反清廷海军
第三节 创制《鄂军政府组织条例》和《鄂州约法》
一、创制《鄂军政府组织条例》
二、革命党人对《鄂军政府组织条例》的修正
三、与宋教仁共同草拟《鄂州约法》
第四节 为维护辛亥革命的大局面委曲求全
一、维护湖北军政府的权威
二、秘密出走上海
三、回避武汉革命党人的攻击
第四章 汤化龙共和宪政实践及其思想的全面展开
第一节 组织大政党的努力与效果
一、政党之预备:共和建设讨论会
二、做民主党的决策者
三、进步党的组建
四、政党政治活动的回顾与评价
第二节 汤化龙在民初国会中的表现与斗争
一、汤化龙与北京临时参议院
二、汤化龙与众议院第一期常会
三、在众议院处理善后大借款问题
四、制定宪法和选举大总统问题
五、熊梁内阁即“第一流人才内阁”的出现
六、全力反对“二次革命”
七、极力阻止解散北京临时参议院
第三节 汤化龙与袁世凯在民初宪政道路上的合作与决裂
一、权当教育总长,反击读经与复古逆流
二、为挽救共和宪政,汤化龙脱离袁世凯阵营
三、激烈反袁,积极鼓动与广泛策反
第四节 汤化龙共和宪政思想的全面展示
一、积极倡导并恢复民初临时约法和民初国会
二、不党宣言与研究系的组建
三、关于“国家重心力”与“调和论”的宪政思想
第五节 恢复民初国会后汤化龙的宪政活动
一、国会恢复后排斥汤化龙的风波
二、在府院之争中拥护段祺瑞内阁
三、在国会竭力维护段祺瑞内阁
四、国会制宪问题
五、国会有关对德绝交与宣战问题的讨论
六、汤化龙对国会的绝望与决裂
第五章 汤化龙共和宪政思想与实践的曲折和失败
第一节 张勋复辟前后汤化龙宪政活动走向
一、与国会决裂后仍然主张共和国体
二、反对张勋复辟并协助段祺瑞讨逆
三、汤化龙拒绝恢复旧国会,组建临时参议院
第二节 汤化龙共和宪政实践的最终失败
一、汤梁内阁“贤人政治”的出现
二、与段祺瑞皖系的矛盾全面爆发
三、组建临时参议院与筹办新国会的失败
四、“四面楚歌”与悲惨结局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汤孙分裂与民初政局[J]. 郝幸艳. 广东社会科学. 2017(06)
[2]论汤化龙的宪政追求及角色变换[J]. 高路.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3]汤化龙与袁世凯关系考辨[J]. 王俊桥,郝幸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4)
[4]民国初年有关制宪问题的争论——以马相伯的经历为视角的考察[J]. 薛玉琴.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5]汤化龙的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借鉴意义[J]. 郝幸艳. 理论与现代化. 2012(01)
[6]梁启超对清王朝最后统治危机的观察与评论[J]. 耿云志.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7]辛亥革命学术讨论会与辛亥革命史研究[J]. 赵庆云.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1(06)
[8]清末出洋考察政治五大臣选拔经过史实考——兼论清政府宪政改革的社会舆论氛围[J]. 潘崇.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9]清朝统治集团的最后十年[J]. 金冲及. 近代史研究. 2011(06)
[10]重生与毁灭——辛亥百年对晚清改革的透视[J]. 李金河,邱永文.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05)
博士论文
[1]汤化龙与清末民初政治[D]. 郝幸艳.南开大学 2012
[2]汤化龙与清末民初的政局[D]. 楚永全.复旦大学 2012
[3]辛亥革命时期的政党观念[D]. 闻丽.复旦大学 2006
[4]保守政党与民初政制:进步党的政治参与及其与国民党的互动[D]. 别琳.四川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晚清立宪派研究[D]. 王云.辽宁师范大学 2010
[2]民初临时参议院研究[D]. 田丹.湘潭大学 2008
[3]论辛亥革命前后立宪派的心路历程(1906-1913)[D]. 孙训华.河南大学 2006
[4]试论民国初年的进步党[D]. 张晶.吉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64914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5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汤化龙君主立宪思想的酝酿与形成
第一节 早年维新改良思想的出现
一、楚文化对汤化龙的深刻影响
二、洋务运动和维新思潮的启蒙
三、早期维新改良思想的形成
第二节 留学日本与君主立宪思想的形成
一、自请留学日本学习宪政
二、力图仿效日本维新宪政思想
三、倡导君主立宪制度
四、君主立宪思想的形成
第二章 君主立宪的实践活动
第一节 参与筹办湖北咨议局
一、湖北咨议局的创设与斗争
二、积极参与湖北咨议局的筹办
三、湖北咨议局的选举与成立
第二节 主导并重组湖北咨议局
一、力争湖北咨议局的地位与作用
二、湖北咨议局议员素质与能力参差不齐
三、递补为湖北咨议局议长
四、大力培植君主立宪思想
第三节 在咨议局常年会中推动湖北宪政实践
一、实际主持湖北咨议局第一次常年会
二、正式主持湖北咨议局第二次常年会
三、在湖北咨议局议政活动的回顾与评价
第四节 积极参与湖北拒债保路运动
一、拒债保路风潮的缘起
二、积极投身于湖北拒债保路运动
三、对拒债保路方案的部分修改
第五节 国会请愿运动的激进派
一、汤化龙与三次国会请愿运动
二、汤化龙与反对“皇族内阁”运动
三、反皇族内阁的失败与对清廷的绝望
第六节 君主立宪宪政活动的回顾与评价
第三章 转向共和:汤化龙积极参与武昌首义
第一节 积极参与武昌首义并扩大革命成果
一、积极参与武昌首义
二、成为武昌首义骨干人物
三、维稳并全面扩大革命成果
第二节 倡导并积极向全国推动辛亥革命
一、发出麻痹清政府的电报
二、发动全国各地响应武昌首义
三、发出照会和主张让各国驻汉领事中立
四、策反清廷海军
第三节 创制《鄂军政府组织条例》和《鄂州约法》
一、创制《鄂军政府组织条例》
二、革命党人对《鄂军政府组织条例》的修正
三、与宋教仁共同草拟《鄂州约法》
第四节 为维护辛亥革命的大局面委曲求全
一、维护湖北军政府的权威
二、秘密出走上海
三、回避武汉革命党人的攻击
第四章 汤化龙共和宪政实践及其思想的全面展开
第一节 组织大政党的努力与效果
一、政党之预备:共和建设讨论会
二、做民主党的决策者
三、进步党的组建
四、政党政治活动的回顾与评价
第二节 汤化龙在民初国会中的表现与斗争
一、汤化龙与北京临时参议院
二、汤化龙与众议院第一期常会
三、在众议院处理善后大借款问题
四、制定宪法和选举大总统问题
五、熊梁内阁即“第一流人才内阁”的出现
六、全力反对“二次革命”
七、极力阻止解散北京临时参议院
第三节 汤化龙与袁世凯在民初宪政道路上的合作与决裂
一、权当教育总长,反击读经与复古逆流
二、为挽救共和宪政,汤化龙脱离袁世凯阵营
三、激烈反袁,积极鼓动与广泛策反
第四节 汤化龙共和宪政思想的全面展示
一、积极倡导并恢复民初临时约法和民初国会
二、不党宣言与研究系的组建
三、关于“国家重心力”与“调和论”的宪政思想
第五节 恢复民初国会后汤化龙的宪政活动
一、国会恢复后排斥汤化龙的风波
二、在府院之争中拥护段祺瑞内阁
三、在国会竭力维护段祺瑞内阁
四、国会制宪问题
五、国会有关对德绝交与宣战问题的讨论
六、汤化龙对国会的绝望与决裂
第五章 汤化龙共和宪政思想与实践的曲折和失败
第一节 张勋复辟前后汤化龙宪政活动走向
一、与国会决裂后仍然主张共和国体
二、反对张勋复辟并协助段祺瑞讨逆
三、汤化龙拒绝恢复旧国会,组建临时参议院
第二节 汤化龙共和宪政实践的最终失败
一、汤梁内阁“贤人政治”的出现
二、与段祺瑞皖系的矛盾全面爆发
三、组建临时参议院与筹办新国会的失败
四、“四面楚歌”与悲惨结局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汤孙分裂与民初政局[J]. 郝幸艳. 广东社会科学. 2017(06)
[2]论汤化龙的宪政追求及角色变换[J]. 高路.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3]汤化龙与袁世凯关系考辨[J]. 王俊桥,郝幸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4)
[4]民国初年有关制宪问题的争论——以马相伯的经历为视角的考察[J]. 薛玉琴.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5]汤化龙的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借鉴意义[J]. 郝幸艳. 理论与现代化. 2012(01)
[6]梁启超对清王朝最后统治危机的观察与评论[J]. 耿云志.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7]辛亥革命学术讨论会与辛亥革命史研究[J]. 赵庆云.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1(06)
[8]清末出洋考察政治五大臣选拔经过史实考——兼论清政府宪政改革的社会舆论氛围[J]. 潘崇.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9]清朝统治集团的最后十年[J]. 金冲及. 近代史研究. 2011(06)
[10]重生与毁灭——辛亥百年对晚清改革的透视[J]. 李金河,邱永文.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05)
博士论文
[1]汤化龙与清末民初政治[D]. 郝幸艳.南开大学 2012
[2]汤化龙与清末民初的政局[D]. 楚永全.复旦大学 2012
[3]辛亥革命时期的政党观念[D]. 闻丽.复旦大学 2006
[4]保守政党与民初政制:进步党的政治参与及其与国民党的互动[D]. 别琳.四川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晚清立宪派研究[D]. 王云.辽宁师范大学 2010
[2]民初临时参议院研究[D]. 田丹.湘潭大学 2008
[3]论辛亥革命前后立宪派的心路历程(1906-1913)[D]. 孙训华.河南大学 2006
[4]试论民国初年的进步党[D]. 张晶.吉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649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564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