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南阳县寨堡与乡村社会治理

发布时间:2022-01-06 09:17
  寨堡是常见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一种防御性聚落形态,具有较高的建筑文物保护价值。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应用比较研究法、分析和综合研究法,研究了清末民初南阳县寨堡和乡村社会治理,探讨寨堡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和地位,分析寨堡变迁的历史环境因素,借鉴清末民初南阳县寨堡的乡村社会治理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中国现代乡村社会治理提出合理建议,这将加速农村建设的步伐,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和谐发展。 

【文章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31(13)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南阳县寨堡的社会背景及目的作用
    1.1 社会背景
    1.2 目的和作用
2 南阳县寨堡的现状
    2.1 缺乏认知,不够重视
    2.2 底子不清,规划不全
    2.3 投入不足,开发不力
    2.4 缺乏氛围,宣传不力
    2.5 交通不便、设施不完善
3 南阳县寨堡的保护与开发
    3.1 政府主导,创新思路
    3.2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社会氛围
    3.3 合理规划,加强生态建设
    3.4 加强寨堡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3.5 政企共谋乡村振兴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末中原地区寨堡述论[J]. 李留文.  中州学刊. 2016(04)
[2]明清寨堡研究述评[J]. 李留文.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14(01)
[3]20世纪2、30年代南阳盆地农村社会经济的衰变[J]. 刘振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4]晚清南阳县乡村地理研究[J]. 赵锐.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5]河南地区传统聚落与堡寨建筑[J]. 郑东军,张玉坤.  建筑师. 2005(03)



本文编号:35721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5721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b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