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网络与国家转型——对晚清慈善家潘达微的历史社会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4 15:18
戊戌辛亥作为中国传统慈善向近代公益转型的关键时期,既往研究主要涉及善堂绅商和趋新志士两种实践主体,但对于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尚缺乏系统梳理。本文从历史社会的角度,以辛亥革命亲历者、慈善家潘达微在晚清的活动轨迹与人际网络为观察点,指出善堂绅商与志士仁人的诸种实践革新,其实无不指向当时群学理论所阐发的政治变革,致使原本发挥治理补充作用的慈善转变为主动引导社会变革的公益。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公益慈善场域的近代化实则与清末国家的政治转型呈同构关系。
【文章来源】:学术研究.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潘达微与清末“新士”
二、“合群立会”之风
三、启蒙、公益与变革
四、潘达微的公益网络
(一)善社。
(二)报纸。
(三)学校。
五、公益网络的地域特质
六、结语
本文编号:3588737
【文章来源】:学术研究.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潘达微与清末“新士”
二、“合群立会”之风
三、启蒙、公益与变革
四、潘达微的公益网络
(一)善社。
(二)报纸。
(三)学校。
五、公益网络的地域特质
六、结语
本文编号:35887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588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