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政时期中国国民党院委监察体制述论

发布时间:2022-01-22 23:39
  总结回顾中国国民党政务监察和党务监察制度的创立和发展过程,整理双重监察体系的相互关系和主要内容,从内容制定、惩治贪官和实际运行三个方面指出了该体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这些也直接导致了国民党双重监察体制制度的低效和无序。 

【文章来源】:邯郸学院学报. 2020,30(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国民党政务监察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一)孙中山的理论设想
    (二)监察院的内部机构
    (三)监察院监察权实施过程
二、国民党党务监察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三、院委双重监察体制
四、委院监察体制的实际绩效
    (一)内容制定上,变动过繁,边界不清
    (二)惩治贪官上,反腐不力,执纪不严
    (三)实际运行中,重视不够,措施不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律移植与制度惯性的冲突——以国民政府监察院之弹劾权为例[J]. 郭相宏.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2]国民党党务监察工作及其实施困境(1927~1937)[J]. 何志明.  民国研究. 2017(01)
[3]国民政府监察院调查长沙文夕大火相关史料[J].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陈建宁,管辉,章琳.  民国档案. 2015(01)

硕士论文
[1]试论1931-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弹劾制度[D]. 周成莉.吉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031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6031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b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