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夏之辨”的近代嬗变

发布时间:2017-05-13 01:06

  本文关键词:“夷夏之辨”的近代嬗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近代历史充满着抗争、探寻和裂变,给中国人以前所未有的冲击,旧观念的突破、新思想的形成、社会思潮的空前活跃,在这个多变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也同样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在外来因素和内部生成因素的双重作用下,旧有的观念和思维模式不断地被打破和改变,新的观念和见解逐渐生成。传统思想观念在近代的变化始之于“夷夏之辨”,本文试图从思想观念史的角度深入考察传统的“夷夏之辨”观念在近代的嬗变,以此入手去解析近代中国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纠结抉择。 “夷夏之辨”嬗变的近代背景是由农业文明社会向工业文明社会的转变时期,同时,中国面临着“内忧外困”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传统的“夷夏之辨”的嬗变是古今演绎、中西对接的产物。 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在近代的嬗变外部和内部生成因素是,它一方面受到了来自西方文明的冲击,这种冲击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民主思想、外交观念、民权观念等,另一方面,从中国社会内部也早已滋生了促使旧观念变化的因素,即:清朝末年的“经世派”对政治时局的关注和改革旧政的呼声,经世派成为连接新旧思想的中介力量。此外,留学生也成为当时新的思想观念的践行者和引领者,加速了人们冲破旧思想的束缚的步伐。 “夷夏之辨”的近代嬗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从“夷”到“洋”称谓以及涉外事务从“夷务”到“洋务”的变化,从本质上则反映了中国人思想观念中对传统的“华尊夷卑”、“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思想的纠误,反映了中国人对西方列强的重新定位,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第二,从“宗藩体制”到“条约外交”的转变,是传统的“华夏中心论”、“华夷朝贡体系”等观念走向末落的表现。第三,具有近代意义的大民族观的萌生与形成,辛亥革命期间“夷夏之辨”重新被提起,目标直指“反满”,这是革命形势的需要。革命在完成反满之后,会向着更深层发展,而正是在革命继续深入的过程中,民族革命、大民族精神才被唤醒,即近代意义上的民族观形成。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民族观、文化观、种族观也完成了历史使命,在革命前进的历史洪流中沉寂。其嬗变的一个最显著特点,便是在近代中西文化的碰撞、融合与再生的过程中曲折进行的。是通过一代又一代具有现代文化素养的人的不断选择和创新来完成。 关于“夷夏之辨”的近代嬗变的几点思考。“夷夏之辨”观念的核心是一种“文化优势论”,古代中国的文化优势成就了这一观念,并使之长期存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的一部分,成为中国处理民族关系、处理外务的准则。近代工业文明使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之上的传统“夷夏之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开始发生变化。实质上反映了中国人的文化自省的过程。
【关键词】:夷夏之辨 近代 嬗变 民族观念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122;K2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10
  • 第一章 “夷夏之辨”析10-15
  • 第一节 “夷”、“夏”观念的生成10-12
  • 第二节 “夷夏之辨”内涵的演变12-15
  • 第二章 “夷夏之辨”的近代嬗变15-33
  • 第一节 社会背景—农业文明社会向工业文明社会的转变15-16
  • 第二节 影响其变化的因素16-23
  • 一、经世派关注时政—洞悉“夷情”—变局观形成16-19
  • 二、留学生阶层对新思想的传播19-21
  • 三、西学的传播21-23
  • 第三节 “夷夏之辨”的近代嬗变23-33
  • 一、从“夷”到“洋”,从“夷务”到“洋务”23-26
  • 二、从“宗藩体制”到“条约外交”26-29
  • 三、近代意义民族观的萌生与形成29-33
  • 第三章 关于“夷夏之辨”的近代嬗变的思考33-36
  • 参考文献36-39
  • 后记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旭彬;论“夷夏之辨”的二重性——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分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王建美;;南宋遗民的产生[J];消费导刊;2007年14期

3 李丽杰;;中国传统对外理念与涉外机构[J];兰台世界;2009年18期

4 刘立夫;;王夫之夷夏之辨与民族爱国主义[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赵巍;;中国传统译论中的“意识形态”——从“名从主人,物从中国”谈起[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韩月香;觉醒·遮蔽·迷失──孙中山政治思想系列研究之一[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7 张小萍;;浅析叶名琛的悲剧[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8 苟德仪;;“怀柔远人”的思想基础及清朝实践[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黄秀蓉;;“夷夏变迁”与明清“改土归流”[J];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03期

10 ;中国民族主义的源流[J];读书;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小叶;;1840~1900年间国人“夷夏之辨”观念的演变[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2 徐兴祥;;论孔子的民族思想[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3 罗义俊;;“黄宗羲现象”与《明夷待访,

本文编号:3612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612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9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