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华北农业的变迁与农民分化

发布时间:2022-02-09 18:46
  农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变迁的过程。它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盛到衰的过程,有其自身的演化规律。对中国传统农业发展演化规律的探讨,有助于深入理解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内在机制,对进一步认识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理论上将揭示华北地区农民分化的特有规律及其对农业现代化模式的影响,在实践上将为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民、农村、农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同时为国家有关研究、管理机构制定现代化发展战略,特别是农村、农业发展战略及其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本研究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第一,农业变迁与农民分化的理论研究,包括农业变迁的概念、基本模式;农民分化的概念、类型、方向、规模;核心是研究农业变迁与农民分化的相互制约关系及其一般规律性。第二,民国时期华北农业的变迁与农民的分化。集中阐述民国时期华北农业的变迁与农民的分化的历史过程,总结经验与约教训,核心是阐明该时期农业变迁与农民分化的相互制约关系以及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制因素。本研究系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涉及历史学、发展学、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等多个学科,采用历史文献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方法、交叉研究方法等研究方法,本研究以历...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 本研究的创新点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民国时期有关农业调查资料
        1.4.2 国内关于民国时期农业问题研究状况
    1.5 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1.5.1 农业现代化
        1.5.2 农业变迁
        1.5.3 农民与农民分化
第二章 民国时期华北农业的变迁
    2.1 农业变迁的类型
        2.1.1 种植业结构的变迁
        2.1.2 农业生产技术的变迁
        2.1.3 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
    2.2 农业变迁的方向
    2.3 农业变迁的规模
    2.4 农业变迁的方式
第三章 民国时期华北农民的分化
    3.1 农民的类型及农民分化的方向
    3.2 农民分化的规模
    3.3 农民分化的方式
第四章 民国时期华北农业变迁与农民分化的关系
    4.1 农业变迁的方向与农民分化的方向
    4.2 农业变迁的规模与农民分化的规模
    4.3 农业变迁的方式与农民分化的方式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蒋家寨村与杨坡村八组农业产业化发展影响因素比较分析[J]. 闫晶,付少平.  安徽农业科学. 2007(11)
[2]解决社会设置对生活实体的偏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J]. 付少平,闫晶.  理论导刊. 2007(02)
[3]华北沦陷区粮食的生产与流通[J]. 王士花.  史学月刊. 2006(11)
[4]西方育种技术引入与民国时期华北麦作改进[J]. 王志军,惠富平.  古今农业. 2006(02)
[5]论1912—1937年河南租佃制度的特点[J]. 贾贵浩.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6]政府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主要职能及其运行障碍[J]. 廖志鹏.  农村经济. 2005(06)
[7]民国时期山西农村人口迁徙之分析[J]. 郝正春,岳谦厚.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8]从引进到本土化:民国时期的农业科技[J]. 曹幸穗.  古今农业. 2004(01)
[9]西方经典社会变迁理论及其本土启示[J]. 黄陵东.  东南学术. 2003(06)
[10]民国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态势及其特征[J]. 朱汉国.  史学月刊. 2003(11)



本文编号:36174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6174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a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