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洋到国民党“易代”的政治因果略论
发布时间:2022-02-12 17:14
北洋时期民主共和制度运行不良,国家建设难孚众望,促动了民众对"革命"的心理期待。孙中山应社会之需,再树政治革命之风,以期改造社会,改善民生。针对北洋政治之病,国民党提倡直接民权,建构"训政"理论,将北洋时期的"党派治国"发展为"以党治国"。但相较于北洋,国民党同样没有改变武力绑架政治的实质,甚至有过之无不及,出现"矫枉而益枉"的易代悖论,从而为后人留下较大的学理思考空间。
【文章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民主共和制度失真致其信用流失
二、国家建设难孚众望
三、孙中山引导中国政治转型
四、国民党“矫枉”而“益枉”
五、“今不如昔”的社会心理缘何产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国初年尝试共和的反思[J]. 罗志田.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4(03)
[2]北伐前夕中国政治中文武关系的变化[J]. 杨天宏. 社会科学研究. 2001(05)
[3]南北新旧与北伐成功的再诠释[J]. 罗志田. 开放时代. 2000(09)
[4]五代式的民国:一个忧国知识分子对北伐前数年政治格局的即时观察[J]. 罗志田. 近代史研究. 1999(04)
[5]论“军事北伐,政治南伐”——北伐战争时期的一种社会现象[J]. 陈祖怀. 史林. 1989(01)
本文编号:3622116
【文章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民主共和制度失真致其信用流失
二、国家建设难孚众望
三、孙中山引导中国政治转型
四、国民党“矫枉”而“益枉”
五、“今不如昔”的社会心理缘何产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国初年尝试共和的反思[J]. 罗志田.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4(03)
[2]北伐前夕中国政治中文武关系的变化[J]. 杨天宏. 社会科学研究. 2001(05)
[3]南北新旧与北伐成功的再诠释[J]. 罗志田. 开放时代. 2000(09)
[4]五代式的民国:一个忧国知识分子对北伐前数年政治格局的即时观察[J]. 罗志田. 近代史研究. 1999(04)
[5]论“军事北伐,政治南伐”——北伐战争时期的一种社会现象[J]. 陈祖怀. 史林. 1989(01)
本文编号:36221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622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