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务报》的“知识”面相:清末新政中知识界对“商务”的具体认知

发布时间:2022-02-13 14:26
  清末新政时期,中央性质的《商务报》在京创刊,被清廷新设商部视作"通下情"的重要举措。其刊载体例与内容文本的多样,正呈现了晚清知识界在因应变局过程中所建构的"商"的相关"知识"面相:朝野对"商务"的认知与"工商"所代表的"文明"价值取向;农、工、商的道德性与知识性在不同层次的传统中得到正名;"商人"形象的流变;"商学"内涵表述的复杂多歧以及对"商道"的颠覆性认知。它们共同指向了商事活动在晚清社会意识中获得道义合法性的过程。但在清廷看来,"商务"与"国事"仍存紧张,而新的商业伦理的逐渐确立,却真的成为改变清廷"治体"的重要因素,这应该是清廷始料未及的。 

【文章来源】: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9,(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商务报》的创办
二、知识界对“商务”的认知及其“文明”取向
三、新“四民论”的传统资源及“商人”形象的流变
四、“商学”内涵的多歧及“商道”中“人事”的兴起
五、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清末“商务报”与近代“商学”兴起[J]. 杨艳萍.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本文编号:3623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623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2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