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教案及鸦片战争后条约体系的突破

发布时间:2022-02-13 16:19
  1848年三名英国传教士违约进入青浦,引发冲突,造成中英交涉案件。双方围绕此案的交涉,与鸦片战争后中西关系的发展,条约体系的调整和重塑有关。英国领事阿礼国采取炮舰政策解决此案,不仅首次导致中国官员因教案被去职,而且使得《虎门条约》第六款形同虚设。教案后英美领事颁布的公告中,阿礼国删掉条约中违约治罪条款,进一步鼓励外人进入内地。美国领事的公告直接保障了美国人可以突破条约的限制,进一步实现了阿礼国宣称的通过"法律的"手段逐步进入内地的目的。最终为1858年《天津条约》允许外人内地游历条款的形成,以法律条款保护外人进入内地游历奠定基础。青浦教案处理结果的影响,突破了鸦片战争后所形成的条约体系,扩大了外人在华利权,从而开始了西人扩大在华利权的过程,这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中外关系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文章来源】:浙江学刊.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青浦教案及中英交涉焦点
    1.传教士进入青浦是否违约
    2.突破条约:英人对协议限制的讨论
二、炮舰政策:阿礼国解决教案办法
三、青浦教案的处理与条约体系之突破
    1.青浦教案处理结果的影响
    2.新定界址:外人在口岸游历范围拓展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李星沅与“青浦教案”[J]. 倪玉平.  史学月刊. 2003(05)
[2]一八四八年青浦教案与中英交涉[J]. 马洪林.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02)



本文编号:36235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6235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2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