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语境下的上海职业话剧(1937—1945)

发布时间:2022-02-23 05:14
  在中国话剧发展进程中,上海职业话剧的历史具有典型意义,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职业话剧发轫、繁荣、衰落的历史与其说是一个地方某种艺术样式的历史,毋宁说是当时中国大众文化的成长史。1933年,唐槐秋创办的中国旅行剧团在上海横空出世,这是“五四”以后的第一个职业话剧团体。随后,上海又出现了业余剧人协会等职业剧团,职业化成为戏剧界的热门词汇。职业话剧体制的形成,促使话剧在上海空前繁荣,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剧作家、导演、演员,形成一个数量可观的话剧观众群体。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沦陷,政治控制的弱化与商业的强化,使职业化在特殊的境地下超常发展,话剧成为市民阶层一种重要的娱乐样式,名演员、名编剧、名导演,灿若群星,这种局面甚至被一些史家称为“畸形繁荣”。在已有的对上海职业话剧的研究成果中,或者因为囿于时代认识局限,过分强调了政治因素,或是因为简单的“抗战”视角,论述上偏向民族主义,或是因为时代语境下某种趋同的认识定势,视话剧发展中的某些因素(如商业化)而不见。此外,绝大部分研究成果都将话剧作为单一的文本来研究,放弃了对演出活动的观照。本文作者认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话剧在上海更多的是作为大... 

【文章来源】: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12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对象的提出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此时此地”:泥淖中的剧运
    第一节 消费之都的经济、文化与政治
    第二节 戏剧产品与大众的日常生活
    第三节 通往商业化之路
第二章 作为大众文化的戏剧生产
    第一节 市民社会与审美嬗变
    第二节 戏剧生产体制
    第三节 传媒的盛筵
第三章 大众与小众:迈向趣味戏剧
    第一节 西方文明的翻版
    第二节 诗与俗的化合
    第三节 费穆:电影化的实验
第四章 公共领域:都市戏剧的文化营造
    第一节 剧场与城市
    第二节 苦干剧团:松散的共同体
    第三节 众声喧哗中的戏剧批评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剧人访谈
附录(二):上海职业话剧大事记(1937—1945)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文明戏历史分期和它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J]. 濑户宏.  戏剧艺术. 2006(01)
[2]黄宗英与翻译的缘分[J]. 李景瑞.  党史纵横. 2005(05)
[3]1941年:一位上海青年的闲暇娱乐生活[J]. 郑祖安.  档案与史学. 2003(05)
[4]战后上海美国电影市场研究[J]. 汪朝光.  近代史研究. 2001(01)
[5]试析沦陷区改编剧的盛行[J]. 朱伟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6(01)
[6]抗战时期沦陷区话剧初探[J]. 朱伟华.  贵州社会科学. 1995(04)
[7]上海解放前移民特征研究[J]. 卢汉龙.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1995(01)
[8]《王文显剧作选》后记[J]. 李健吾.  新文学史料. 1983(04)
[9]上海沦陷前后地下党的文艺工作[J]. 黄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03)
[10]“孤岛”时期上海的戏剧运动[J]. 姜椿芳.  新文学史料. 1980(04)



本文编号:36409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6409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e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