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末内阁协理大臣的增设及朝野之反应

发布时间:2022-02-27 22:09
  立宪各国均无增设内阁协理大臣之理,而中国在清末责任内阁的"筹划试行"中却开此先例。其原因极为复杂,它既与军机大臣相互牵制、安置裁员密切相关,又与中国幅员辽阔、总理大臣一人难以全盘负责紧密相联,更与袁世凯等地方督抚为维护其权益,以及繁杂的预备立宪事宜等不无关系。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导致在清末增设内阁协理大臣的过程中,既有反对者以立宪原理中无增设协理大臣之理而进行的抵制,同时又有协理大臣名额及其遴选之争。最终在朝野各方面强烈的博弈下,奕劻增设协理大臣的建议获得了清廷的批准。 

【文章来源】:史学集刊. 201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增设内阁协理大臣之原因
二、朝野关于增设协理大臣的博弈
三、增设协理大臣的名额之争
四、协理大臣的遴选及朝野之反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清末政治经济实况论暂行内阁的出台[J]. 熊元彬.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05)
[2]历史的再审视:清末“皇族内阁”研究[J]. 熊元彬.  理论月刊. 2018(04)
[3]论清末官绅在筹建政党与责任内阁中的活动[J]. 熊元彬.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7)
[4]清末责任内阁人员编制考[J]. 张振国.  历史档案. 2014(04)
[5]拖沓还是过急:清末“满族内阁”的设置及其影响[J]. 熊元彬.  求索. 2014(09)
[6]清末“皇族内阁”研究述论[J]. 熊元彬.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3 (04)
[7]论中国宪政发展之路——以清末“满族内阁”向“完全责任内阁”之嬗变为例[J]. 熊元彬.  天府新论. 2013(02)
[8]“皇族内阁”与皇室内争[J]. 彭剑.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2)
[9]1906年袁世凯奏辞八项兼差问题考订[J]. 苏全有.  江汉论坛. 2009(12)
[10]清末的“皇族内阁”[J]. 永石.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2(05)

硕士论文
[1]清末暂行内阁研究[D]. 熊元彬.湘潭大学 2012
[2]清末责任内阁研究[D]. 侯春奇.河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453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6453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6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