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恽代英国家观念的养成及其救国实践
发布时间:2022-07-16 20:24
恽代英早期成长经历正值近代中国发生转型的阶段。在此阶段日本一举成为东亚的霸主,中国则陷入列强瓜分的危机之中。由中日冲突而引发的中国民族存亡观念,在清末民初的教科书中以"反日思想"的样貌呈现出来,而恽代英就是在这种"反日教科书"的熏陶下成长为一个致力于拯救国家危亡的爱国志士。从一战到五四期间所发生的排日运动,恽代英都参与期间,在此过程中,他的民族思想和国家观念趋于成熟。在五四运动期间,恽代英的目标已经不再局限于"反日",而是把"日本"作为中国的"救亡之具",通过传播日本的侵华故事来弘扬爱国主义观念,启蒙大众。在启蒙与救亡之间,恽代英的"日本观念"是矛盾的,但在实际的救国实践中期矛盾的日本观念却又奇妙的统一起来。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一战时期的中日冲突与恽代英国家观念的养成
二、五四运动前后恽代英的社会网络及其救国实践
三、五四期间恽代英的反日意识和民众动员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清末民初历史教科书中的“国耻”与“亡国”话语[J]. 李帆. 人文杂志. 2017(02)
[2]“制造国民”:晚清历史教科书的政治诉求[J]. 李孝迁. 社会科学辑刊. 2011(02)
本文编号:3663228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一战时期的中日冲突与恽代英国家观念的养成
二、五四运动前后恽代英的社会网络及其救国实践
三、五四期间恽代英的反日意识和民众动员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清末民初历史教科书中的“国耻”与“亡国”话语[J]. 李帆. 人文杂志. 2017(02)
[2]“制造国民”:晚清历史教科书的政治诉求[J]. 李孝迁. 社会科学辑刊. 2011(02)
本文编号:36632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663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