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桂林美术盛况与贡献

发布时间:2022-08-04 15:11
  <正>以新兴木刻运动为代表的进步美术活动1936年在广西出现。现代木刻会于同年在广西南宁举行的木刻展览会,是广西艺术界与原版木刻的第一次接触。李桦、张在民、徐梦平三人的作品在展览中显得尤为新鲜别致,引人注目。1937年1月,李桦的木刻个展在桂林举行。1936年冬,徐悲鸿邀请张安治、刘汝醴来桂林,筹建"桂林美术学院"。这些活动是全面抗战爆发后桂林进步美术活动得以蓬勃发展的奠基性工作。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庞大的文化抗战队伍
二、桂林的抗战美术活动方式
    (一)以通俗的大众化的美术形式开展救亡宣传
    (二)深入战地工作,将艺术与抗战现实紧密结合
    (三)通过办美术刊物、美术讲座和美术创作辅导班等活动,推动抗战美术运动深入发展
    (四)举办美术展览,展示抗战美术成果
三、桂林本土画家的创作
四、桂林抗战文化城时期美术界的主要贡献
    (一)构建抗战美术的重要据点——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
    (二)创作大量美术佳作,为中国现代艺术宝库增添珍品
    (三)促进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
    (四)以进步美术理论推动抗战美术运动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早期木刻运动在四川[J]. 酆中铁.  美术研究. 1980(04)



本文编号:3669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669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d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