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扫盲运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8 19:17
  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扫盲运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借鉴革命根据地民众教育的经验,师承苏联成人教育体制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对50年代农村扫盲工作给予高度重视,通过加强对扫盲工作的组织管理,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学习内容和形式,在农村扫盲运动中推行了弹性学习制度。并且,将农业生产重于普及教育,使扫盲运动过程呈现出非均衡发展的特点。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扫盲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功,它提高了中国广大农村群众的素质;形成了良好的农村社会风尚;促进农村妇女社会的角色转变。但是,由于农村扫盲运动受到时代与环境的限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扫盲运动的经验教训也给予当前普及教育以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我们应该充分认识教育的长期性和长效性,将实施农村教育的综合改革和推广终身教育与加强党的领导相结合,才能使中国农村教育走向新的发展。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建国初期中国农村扫盲运动缘起
    (一) 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 政治建设的需要
    (三) 广大群众和干部的需要
    (四) 借鉴以往经验和学习苏联的结果
二、 50年代中国农村扫盲运动的实践
    (一) 加强扫盲教育的组织管理
    (二) 规范扫盲教学内容
    (三) 采取多种形式扫盲
三、 农村扫盲运动的特点
    (一) 实行制度化的成人教育
    (二) 强调干部教育
    (三) 重视妇女教育
    (四) 推行弹性的学习制度
    (五) 农业生产重于教育工作
    (六) 运动过程非均衡发展
四、 农村扫盲运动的成效与局限
    (一) 扫盲运动的成效
    (二) 扫盲运动的局限
五、 50年代农村扫盲运动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一) 认识教育的长期性和长效性
    (二) 实施农村教育的综合改革
    (三) 推广终身教育
    (四) 加强党的领导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6928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6928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2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