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保商彩票”与商号破产清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2 11:38
  发售彩票募集资金,是清末地方政府获取财政收入和发展公共事业的重要手段。1904年8月,中国通商银行镇江分行负责人尹稚山亏空官款数十万元,盛宣怀以尹稚山产业为彩头,编制彩票发售,弥补镇江分行亏欠款项。自"尹稚山案"后,以"保商彩票"为名,由江南逐渐向京津地区扩展,迅速成为清末商界商号破产的一种清理模式,但这种模式仅仅是"昙花一现",在辛亥革命前后迅速消亡。利用"保商彩票"清理破产案是清末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产物,与地方财政问题密切相关;其衰落及消亡,亦受辛亥革命前后社会经济环境转变的影响。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尹稚山亏空案与“保商彩票”的缘起
二由江南至京津:“保商彩票”的扩展及特点
三辛亥革命前后“保商彩票”的消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为诸善举”至“迹近赌博”:近代社会变迁中晚清彩票业的流变[J]. 刘力.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14(01)
[2]迹近赌博与为诸善举——晚清当局与社会媒体对彩票弛禁主张的差异流变[J]. 刘力.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12(02)
[3]古今转换与中外对接:近代“破产”概念的形成[J]. 史洪智.  近代史学刊. 2012(00)
[4]道德与经济博弈下的晚清彩票——以“江南义赈票”为中心的探讨[J]. 刘力.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2)
[5]吕宋票-助赈彩票:晚清舶来品到本土化的移植——试析中国近代彩票的萌芽[J]. 刘力.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2)
[6]从商人对《破产律》的批评看清末的社会法律环境[J]. 王雪梅.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2)
[7]论清末彩票[J]. 闵杰.  近代史研究. 2000(04)



本文编号:37062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7062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4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