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大后方劳工问题初探

发布时间:2022-12-04 01:59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劳工问题的表现和特点。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劳工问题主要是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下发生的,也受当时国民政府的政策失误和政治腐败的影响而发展。它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政治问题,而是民族、政治、经济三个问题的综合体,是抗战大后方重要的社会问题。它主要表现在劳工失业问题,劳工工资过低、工时过长问题,劳工的福利严重不足问题,劳工劳动流动不稳的问题,雇佣女工、童工增多及其待遇恶化等问题。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劳工问题是与战争相伴随而出现,并与国民政府的统治腐败有着密切关系,具有明显的战时性、阶段性、突发性等特点。 全文由绪论、正文两个部分构成。 绪论部分概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起及其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的重点、难点。 正文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论述了战时大后方劳工问题的成因。从劳工问题的起源,日本侵华战争的引发,国民政府的政策失误和政治腐败的影响等方面,对大后方劳工问题的成因进行具体的分析。 第二部分论述了在战时大后方比较突出的劳工失业问题,劳工收入过低、工时过长的问题,劳工的福利严重不足问题,劳工劳动不...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及相关论著的介绍
    三 研究对象和内容的界定
    四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抗战时期大后方劳工问题的成因
    第一节 战前大后方的劳工问题和抗战大后方的确立
    第二节 日本侵华战争引发的劳工问题
    第三节 国民政府政策失误和政治腐败加剧的劳工问题
第二章 战时大后方劳工问题的表现
    第一节 严重的失业问题
    第二节 劳工工资减少与工时无度延长的问题
    第三节 雇佣女工和童工增多及其待遇恶化问题
    第四节 劳工劳动不稳的问题
    第五节 劳工的福利严重不足问题
第三章 战时劳工问题的特点和影响
    第一节 战时劳工问题的特点
    第二节 战时劳工问题的影响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战时大后方劳工问题的治理
    第一节 对大后方劳工劳动不稳问题的积极治理
    第二节 对劳工工资问题的治理以及限制工时
    第三节 改进和加强劳工福利及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学习期间发表的文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劳工福利政策及其缺陷[J]. 陈竹君.  民国档案. 2003(01)
[2]西南联大时期陈达对昆明工业和劳工问题的调查研究[J]. 聂蒲生.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4)
[3]旧中国重庆机器棉纺织工业发展初探[J]. 陈昌智.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84(04)



本文编号:3707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707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f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