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甘南地区畜牧业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3 19:44
  甘南地区历史悠久,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独特的地形和天然的水草资源,就决定了居住于甘南境内的人们世代依靠草地,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都与畜牧业息息相关,一年四季跟随牛羊过着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同时甘南地区受地理因素制约,交通不便,畜牧业发展始终徘徊不前,只有马匹养殖随战事而兴衰。民国初期,受清代鸦片战争影响,西方列强涌入内地,掠夺原材料,本地区羊毛、羊皮等畜产品开始大量输出。但受当地政教合一制度和土司制度的影响,绝大多数资源都掌握在寺院、部落头人和土司衙门手中,牧民拥有极少数的畜牧资源,畜产品生产停留在自给自足阶段,生产方式也停留在原始阶段。抗战爆发,国民政府经济中心的转移,西部地区得到开发,实施了一系列畜牧业现代化措施,包括畜种改良、畜疫防治和畜产品开发等方面得到了极大进步,甘南地区畜牧业也由原始的粗放形式初步迈入科学化、现代化的进程,是解放前甘南地区畜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由于这样的变革过程是被迫的,且不被资源所有者所接受,缺乏一个长效的计划,开发中还引来诸多问题和矛盾,又受当地社会环境等因素制约,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甘南畜牧业的发展。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意义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民国时期甘南畜牧业生产环境
    第一节 面积与人口
        一、民国时期的甘南地区
        二、甘南地区的人口状况
    第二节 草场与利用
        一、民国时期甘南地区草场的类型
        二、民国时期甘南地区草场的管理利用
    第三节 牲畜品种与数目
        一、甘南地区主要的牲畜品种
        二、民国时期甘南地区的牲畜规模
    小结
第二章 民国时期甘南畜牧业现代化
    第一节 现代畜牧思想
        一、开发西北,畜牧为重
        二、西北畜牧,首在防疫
    第二节 畜疫防治情况
        一、主要牲畜疾病及损失
        二、民间藏兽医土法
        三、畜疫防治技术改进
    第三节 畜种改良状况
        一、传统方式
        二、现代化改良
    小结
第三章 民国时期甘南牲畜畜产品贸易及开发
    第一节 甘南地区的畜牧贸易背景
        一、贸易市场
        二、贸易主体
        三、政府机构
        四、销售运输
    第二节 抗战时期甘南地区的畜牧贸易及畜产品开发
        一、抗战时期甘南地区畜牧贸易的转变
        二、抗战时期甘南地区畜牧贸易状况
        三、抗战时期甘南地区畜产品开发
    小结
第四章 民国时期甘南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缺乏安定的发展环境
        一、军阀割据
        二、抗战影响
    第二节 落后的观念和制度
        一、落后的思想观念
        二、不合理的生产关系
        三、乏力的政策实施
        四、畜牧业开发的不完善
    第三节 自然环境的破坏
        一、草场森林的破坏
        二、自然灾害
    小结
参考文献
    一、档案类
    二、古籍类
    三、著作类
    四、论文类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42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742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f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