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怆与抗争:1945-1949年国统区民营面粉企业生存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18 17:24
  关于1945-1949年国内历史的考察,多从政治史、军事史的角度进行梳理,提及这一时期国统区的经济状况,通常用"通货膨胀""经济崩溃""企业倒闭""奄奄一息"进行定性描述,此类概括固然没有问题,但却不易把握此时期民营企业的生存模式和发展轨迹。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制度安排和政策出台方面,为经济的恢复和重建做出了努力,并在短期内一度取得一定效果,主要表现在很多典型行业如面粉业、纺织业的生产能力甚至超过了战前最高年份的1936年,内地工业在"二次进口替代"上也取得一定成绩,但生产能力的提高却没转化成产量和效益的明显增长。与此同时,虽然国民党政府标榜"不与民争利",并给予配合政府的部分民营企业经济上的补偿,但效果适得其反,民营企业生存空间反而进一步被挤压,且面临原料供应不足、价格干预、销售管制等困境。出于生存考虑,民营企业改变以往的生存模式,采用多种方式积极应对危机,但所有努力却被日益恶化的经济环境所吞噬,终究无力回天。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战后面粉工业发展的良机
二、战后机制面粉工业的危机
    (一)原料供应不足
    (二)政府对价格的干预
    (三)面粉销售的管制
三、民营企业的应对之策
    (一)代磨小麦
    (二)五厂公记和全国同业公会的成立
    (三)积极争取麦贷
    (四)要求政府进口小麦
    (五)培养专业技术人员
四、无力的抗争及原因
    (一)苛刻的麦贷
    (二)愈来愈严的市场管制
    (三)“合法进口”保护下的美国面粉
    (四)摧毁全行业根基的限价
    (五)夹缝中的内地企业



本文编号:37635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7635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5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