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的中外音乐文化交流
发布时间:2023-08-06 18:50
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群英汇聚、文化交融。众多音乐文化团体、音乐院校、民间音乐组织等如雨后春笋般竞相成立,并积极开展文艺抗战活动和"音乐外交"活动,特殊的时代,赋予音乐这门艺术救亡图存的时代使命。在世界反法西斯的大背景下,音乐成为连接中外沟通的桥梁,跨越了地域和文化的界限,实现了精神文化上的共鸣。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不仅对团结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日后音乐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战时重庆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主要形式
(一)音乐演出
(二)作品交换
(三)理论交流
二、战时重庆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
(一)广播
(二)社团
1.交响乐团
2.协会
(三)报刊
三、战时重庆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基本特征
(一)双向性
(二)广泛性
(三)现实性
四、战时重庆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意义
(一)为团结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促进了音乐文化的相互交融
(三)对我国音乐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编号:3839859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战时重庆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主要形式
(一)音乐演出
(二)作品交换
(三)理论交流
二、战时重庆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
(一)广播
(二)社团
1.交响乐团
2.协会
(三)报刊
三、战时重庆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基本特征
(一)双向性
(二)广泛性
(三)现实性
四、战时重庆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意义
(一)为团结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促进了音乐文化的相互交融
(三)对我国音乐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编号:3839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839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