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西方公共卫生观念之传入——以傅兰雅《居宅卫生论》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3-08-07 17:09
晚清时期,西方近代卫生知识通过翻译等方式陆续传入中国。与其他关于身体、营养等卫生学著作不同,傅兰雅所译《居宅卫生论》(1890)是当时介绍公共卫生之开风气译作。该书强调通过改善卫生环境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并指出政府在构建城镇公共卫生中负有主要职责。本文以《居宅卫生论》为中心,考察其底本及与之相关的英国公共卫生运动,介绍该书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底本讨论其翻译特点,最后分析此书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及其影响甚微的原因,尝试从"卫生"的角度探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性。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居宅卫生论》的底本与英国公共卫生运动
2.1 《居宅卫生论》的底本《卫生科学》
2.2 《卫生科学》与19世纪英国的公共卫生运动
3 《居宅卫生论》的译者及其主要内容
3.1 译者傅兰雅
3.2 《居宅卫生论》的主要内容及翻译特点
4 《居宅卫生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4.1 19世纪末上海的住宅卫生环境
4.2 《居宅卫生论》在中国的传播
4.3 《居宅卫生论》影响甚微的原因
5 结语
本文编号:3840023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居宅卫生论》的底本与英国公共卫生运动
2.1 《居宅卫生论》的底本《卫生科学》
2.2 《卫生科学》与19世纪英国的公共卫生运动
3 《居宅卫生论》的译者及其主要内容
3.1 译者傅兰雅
3.2 《居宅卫生论》的主要内容及翻译特点
4 《居宅卫生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4.1 19世纪末上海的住宅卫生环境
4.2 《居宅卫生论》在中国的传播
4.3 《居宅卫生论》影响甚微的原因
5 结语
本文编号:38400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840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