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汉口贸易的发展及其效应

发布时间:2023-09-29 04:19
  对于十九世纪及二十世纪初年国际贸易的发展,不少的经济学家都对其作过深入的研究。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家罗伯特逊就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他认为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意味本国进口能力的提高,有利于进口先进的技术设备与先进管理经验的传播,有利于促进本国产业的发展。而马克思在其经典著作中认为,西方资产阶级通过对外贸易“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入到文明中来了”“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一个世界”,原来还处于原始的或自然的经济状态下的国家和民族被卷入到国际商品交换领域中,并且日益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的销售地。我认为,这两者的结论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年的汉口都是适用的,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汉口内外贸易发展的详细探析,让人们看到汉口及当时的中国被迫卷入国际经济体系中,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供应地与商品倾销地,同时也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及与国际市场联系的加强,又或多或少地促进了汉口某些产业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启动了武汉的现代化并推动其进程。 本论文的第一章简要回顾汉口兴起的历程,在1861年实质开埠之前,由于汉口地处九省交会之所,早已形成了庞大的汉镇商业网络,有八条商业路...

【文章页数】:19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其分析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的不足
    第二节 本文选题的意义、重难点及创新点
        一、意义
        二、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汉口开埠前的经济贸易格局
    第一节 汉口镇的兴起
    第二节 庞大的汉镇商业网络
    第三节 汉镇商品市场
        一、汉镇商品市场盛况
        二、汉镇商品市场的特点
        三、汉镇商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第二章 汉口开埠后贸易发展与变化
    第一节 商品贸易量的变化
    第二节 商品结构的变化
    第三节 商品市场结构的变化
    第四节 中外商路的变化与发展
        一、国内商路的恢复
        二、海外贸易商路的开辟
        三、汉口商路变化的影响
第三章 汉口贸易特征分析
    第一节 转口贸易地位的形成
    第二节 间接贸易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第三节 汉镇市场贸易主体与中介的多样性
        一、洋行与洋商
        二、国内商帮或商行
        三、洋行与国内商行的关系
        四、汉口贸易市场上的中介
        五、汉口贸易市场上主体的多样性
第四章 汉口贸易发展原因探析
    第一节 外力作用与清廷政策
        一、外力入侵的刺激
        二、清廷的革新政策
    第二节 湖广督抚的作为
        一、张之洞前任的作为
        二、张之洞"新政"的激励
    第三节 近代商事机构的推动
        一、民间商业组织的作用
        二、新兴商业管理机构的推动
    第四节 海关管理职能的发挥
        一、江汉关的设立
        二、江汉关运作机制
        三、海关管理职能的发挥
        四、江汉关的性质与作用
第五章 汉口贸易发展的经济效应
    第一节 近代工业的兴起
        一、湖北近代工业的萌芽
        二、为塞漏卮,争利权而兴办的近代工业
    第二节 民族航运业的发展
        一、货运量的大幅增长
        二、内河航运权的丧失与外轮在长江的运营
        三、帆船运业所受的冲击与武汉轮运的兴起
    第三节 近代金融业的变革
        一、传统金融机构的近代化变革
        二、银行业的兴起
第六章 汉口贸易发展的社会效应
    第一节 武汉社会新阶层的出现
        一、产业工人的产生
        二、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与觉醒
        三、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
    第二节 近代城市的发展与功能的完善
        一、城区的扩展
        二、新型码头与货栈的兴建
        三、近代邮政、电话业的兴起
        四、公共设施的完善与市容市貌的变化
    第三节 思想观念的转变与社会风气的革新
        一、思想观念的变化
        二、社会风气的革新
结束语
主要征引史料及参考论著
附表一
附表二
后记



本文编号:38492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8492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5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