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与“势”之间:晚清官僚士大夫的自改革
发布时间:2023-11-11 17:49
晚清的改革,首先与经世致用思潮的崛起有关。在官僚士大夫中,理学家的经世派逐渐取代了修身派,如此才有了洋务运动在儒学内部的合法性价值。官僚士大夫不管如何重"势",依然面临"理"的规约。而到李鸿章等一辈人,"理"的位置无足轻重,一切以"势"为转移。"理"与"势"的冲突,反映在官僚士大夫内部,则是洋务派与清流派之分。到同光年间,在香港-上海走廊的通商口岸城市,出现了一群中国社会以前从未有过的新型精英:口岸知识分子。他们成为下一代文人士大夫的先驱性人物。洋务派官僚士大夫与口岸知识分子,共同将1894年之前的自改革运动从"改艺"(技术工艺)逐步推向了"改制"(法律政制)。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从理到势:经世致用的兴起
洋务与清流:讲利害还是讲是非
边缘人:口岸知识分子
“制”的变革,究竟是体是用
本文编号:3863030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从理到势:经世致用的兴起
洋务与清流:讲利害还是讲是非
边缘人:口岸知识分子
“制”的变革,究竟是体是用
本文编号:3863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863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