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妇”公共创伤记忆的数字化构建——以“南京地区侵华日军慰安所的AR故事地图”为例
发布时间:2024-04-02 20:42
近年来,随着全球意识与和平理念的盛行,慰安妇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当前慰安妇研究面临史料不足和脱离公众的困境,如何充分挖掘利用史料并使其回归公共领域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将增强现实技术引入南京地区侵华日军慰安所研究,描述制作"AR故事地图"的过程和成果,展示传统史料及其研究成果的数字化、公众化呈现方式。以此为基础,提出历史学通过数字人文方法回归公共领域的两条路径,发掘史学研究体现自身价值的新领域。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3946174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图1“南京地区侵华日军慰安所的AR故事地图”软件技术路线
在软件设计中,为将南京地区侵华日军慰安所的分布情况完整清晰地展现出来,首先结合SLAM(SimultaneousLocationandMapping,同部定位和建图)和GIS技术,制成“南京1937近代地图”,将其与各慰安所的经纬坐标一一进行对应,从而构建南京日军慰安所的空....
图2“南京地区侵华日军慰安所的AR故事地图”软件架构
图1“南京地区侵华日军慰安所的AR故事地图”软件技术路线图3“南京地区侵华日军慰安所的AR故事地图”软件结构示意图
图3“南京地区侵华日军慰安所的AR故事地图”软件结构示意图
图2“南京地区侵华日军慰安所的AR故事地图”软件架构目前项目已初步完成,获得网站数据库、APP(智能手机应用)、ARMap在线编辑平台等作品成果。同时,项目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分馆——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江苏省测绘资料档案馆、南京玖布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分别达成协议....
图4“南京地区慰安所分布图”APP效果示意图
项目最终成品为一款智能手机应用与配套的纸质地图。当用户运用电子设备扫描纸质地图“南京地区慰安所分布图”,各个慰安所地点将以三维模型的形式、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出现在屏幕当中;而具体扫描某个地点,对应地区的慰安所三维模型便会于屏幕中拔地而起,将慰安所旧址的原貌、对应的文字档案、影视资料....
本文编号:3946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946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