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幼稚教育改革
发布时间:2017-07-03 07:13
本文关键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幼稚教育改革
【摘要】: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的起步、探索时期。这一时期的幼稚教育经历了一个从全面移植外国模式,到在实践中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教育模式的过程。本文通过考察这一时期的幼稚教育改革,探讨其成败得失,揭示其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本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幼稚教育改革的背景。二三十年代的幼稚教育改革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在五四运动时期开创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应中国社会现实需要,并借助国际、国内教育革新浪潮的推动而产生的。 第二部分探讨了幼稚教育的改革实践。主要包括:以《壬戌学制》为标志,确立了幼稚教育在学制体系中的地位;以陈鹤琴的南京鼓楼幼稚园、陶行知的南京燕子矶幼稚园和张雪门的北平幼稚师范为试点,进行的在幼稚教育课程改革和师资培养方面的实践;以促进幼稚教育改革为目的的各种幼稚教育研究团体的不断壮大。 第三部分分析了幼稚教育改革的成就和不足之处。这一时期的幼稚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理论上,形成了科学民主的儿童观和师生观,确立了以儿童生活和经验为基础的课程观,实施了“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课程上,颁布了《幼稚园课程标准》;师资上,推动了中国幼教师资本土化的进程,壮大了幼教师资的力量,并引起了政府对幼教师资培养的重视;规模上,幼稚园数量在全国范围内有了显著增多。同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课程组织方式过于单一;缺乏宽松的改革环境;幼稚教育发展不平衡。 第四部分为结语。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分析二三十年代幼稚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探讨其对现实社会的借鉴作用。就经验而言,包括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精神;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人文精神;献身教育事业的历史责任感等。就教训而言,幼稚教育改革因政府参与过少而未达到应有的良好效果。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如何提高当前学前教育水平、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弟的教育问题等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幼稚教育 改革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19.29;K263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言8-14
- 选题意义8-12
-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幼稚教育的研究前瞻12-14
- 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幼稚教育改革的背景14-23
- (一) 教育改革运动的促进14-16
- (二) 观念和舆论的引导16-18
- (三) 社会现实的呼唤18-20
- (四) 收回教育权运动的推动20-23
- 二、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幼稚教育的改革23-38
- (一) 幼稚教育在学制体系中的确立23-25
- (二) 幼稚教育课程的改革25-32
- (三) 幼稚教育师资的培养32-35
- (四) 民间幼稚教育研究团体的出现35-38
- 三、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幼稚教育改革的评析38-52
- (一) 幼稚教育改革的成就38-48
- (二) 幼稚教育改革的局限48-52
- 结语52-55
- 第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精神52
- 第二,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人文精神52-53
- 第三,献身教育事业的历史责任感53
- 第四,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53-55
- 参考文献55-59
- 后记59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苏全有;;没有儿童的儿童史(上)——对近代中国儿童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2 石建宇;;幼儿音乐课本内容的“中国化”——黎锦晖《幼稚园音乐课本教材及教法》解读[J];人民音乐;2013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薛小雷;近代以来中国学前教育向外国学习的历史与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燕华;《教育杂志》与民国时期学前教育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文超;中华儿童教育社研究(1929-1937)[D];河北大学;2011年
4 孟瑜;陈鹤琴幼稚园课程思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向军;近代天津学前教育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莹;民国时期我国学前教育平民化试验探索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黄妍;中国近代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与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幼稚教育改革
本文编号:5127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512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