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记忆:抗战时期的奉化孤儿院(1941-1945)
发布时间:2017-07-13 19:01
本文关键词:寻觅记忆:抗战时期的奉化孤儿院(1941-1945)
【摘要】:茕茕孑立的孤儿一直都是社会救济的重点对象之一,孤儿院这一机构却是近代出现的产物,目前学界研究并不深入。本文通过整理与分析奉化地方士绅张泰荣先生的日记以及相关档案史料,从时人的记忆出发,初步探究了民国时期地方孤儿院的个案——奉化孤儿院的运行情况。 本文主体分为四章,穿插张泰荣日记及奉化孤儿院档案资料,从中梳理出抗日战争时期孤儿院的困境及渡过危机的方式,并列安排了地域空间、人际关系、危机生存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揭示国家失序状况下,社会与国家的互动合作。 首先介绍奉化孤儿院建立过程及机构设置,展现从抗战前到战时的过渡。在地方乡绅及政府的支持之下,奉化孤儿院成长为宁波地区杰出的慈善事业。民国时期的奉化孤儿院在性质上与传统善会善堂有内在的继承发展关系,国家与社会关系愈发盘根错节,难以区分,孤儿院的公立背景与私人执行使得其在运作过程中更为自如。随着抗日战争来临,慈善机构的责任愈发重大,处境却也更加艰难。 其次描述了孤儿院募捐地域的变迁,孤儿院主要依靠募捐而存,其中旅沪宁波商人贡献极大。而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国家秩序陷入混乱,募捐范围被迫发生改变。战争给孤儿院生存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影响,不仅募捐地域变化,募捐方式及数量均有改变。 第三分别阐述社会各阶层对待孤儿院的战时态度,包括地方精英、普通民众及政府三个层面。地方精英占主导地位,并且态度相当积极,其中不可忽视张泰荣这样的下层精英的参与;普通民众同样也是支持孤儿院,但由于能力有限因此相对减少了捐助,捐助中或许还会存在徭役化现象;政府的作用在战时比战前更为突出,并且给予了孤儿院必不可少的各种援助,态度同样是支持的。 第四从粮食筹集、资金筹措及孤儿教养这三方面,具体勾勒出以张泰荣为首的孤儿院人士五年中不顾艰难、四处奔走筹措物资,并且不放弃孤儿教养义务。同样,其中也体现出孤儿院这样的慈善机构的生存离不开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 最后文章归结于“民族性”这一动因,正是在强烈的民族性激励之下,各阶层人士默契协作,才能够使孤儿院安然渡过危机。
【关键词】:奉化 孤儿院 张泰荣 抗日战争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65;D632.1
【目录】:
- 论文摘要6-7
- ABSTRACT7-11
- 导论11-32
- 一、研究透视11-18
- 二、研究思路18-24
- 三、研究背景24-30
- 四、研究资料30-32
- 第一章 战前概况:埋没在记忆中的奉化孤儿院32-46
- 一、孤儿院成立及宗旨32-36
- 二、孤儿院的经费筹措36-41
- 三、硝烟中的孤儿院41-46
- 第二章 地域空间:孤儿院募捐地域的战时变迁46-56
- 一、孤儿院之地域环境46-48
- 二、奉化县内之活动48-51
- 三、奉化县外之奔走51-56
- 第三章 人际关系:社会各阶层的战时态度56-71
- 一、地方精英之于孤儿院56-59
- 二、普通民众之于孤儿院59-62
- 三、政府之于孤儿院62-65
- 四、张泰荣之于孤儿院65-71
- 第四章 危机生存:孤儿院的战时经营71-84
- 一、粮食筹集71-75
- 二、资金筹措75-78
- 三、孤儿教养78-84
- 结语:民族性之于战时社会自救84-90
- 参考文献90-99
- 后记9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宁;;中国传统慈幼恤孤制度探析[J];安徽史学;2011年01期
2 夏晓虹;历记忆史的重构[J];读书;2001年04期
3 冯敏;抗战时期难童救济教养工作概述[J];民国档案;1995年03期
4 崔巍;;抗战时期沦陷区的学术研究及知识分子状况述论——以1940至1945年南京市为例[J];民国档案;2007年03期
5 葛业文;;易守难攻的山地战[J];百科知识;2006年05期
6 周秋光;曾桂林;;慈善事业与近代中国的民族精神[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3期
7 陶水木;;浙江壬戌水灾述论[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陈高原;论近代中国改造国民性的社会思潮[J];近代史研究;1992年01期
9 曾桂林;;近20年来中国近代慈善事业史研究述评[J];近代史研究;2008年02期
10 王卫平;论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J];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周秋光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曾桂林;[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D];南京大学;2001年
2 曾桂林;民国时期慈善法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380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538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