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考察与反思(1949-1976)
本文关键词:乡村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考察与反思(1949-1976)
更多相关文章: 乡村中国 现代化道路 考察与反思 1949-1976
【摘要】: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先生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行字:“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开放式地借鉴人类文明的成果,探索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如何转变为工业强国的可行途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仍然是一个相对落后的传统农业农民大国,乡村中国的国情没有改变。这里的“乡村中国”不是狭义的中国乡村,而是指中国是一个不同于西方现代社会形态的具有独特特质的农民、农村、农业占主体的社会。1949-1976年,中国共产党正是立足于这一初始条件,并在两大阵营展开冷战而导致的相对封闭的形势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 经过考察,将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概括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立足新中国具体的国情,并以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为基础,所走的一条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核心、以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为保障、以调动地方积极性和激发广大人民劳动热情为重要动力、以实现国家富强、社会公平为根本目标的赶超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建国初期,由于我国受到西方国家的封锁,工业化基础又极端薄弱,为了维护新生政权,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在这样一个相对落后的农业国家快速实现工业化,不得不选择了“以农养工”的工业化战略。通过领导土地改革和农村合作化运动,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和农业集体化经营;通过“统购统销”的政策,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征收农产品剩余;同时又以较高的价格将工业产品卖给农民,通过这种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将农业剩余转移到工业部门中,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和原材料,保证了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化建设的顺利展开。这一时期的现代化建设一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如在经济上初步建成了我国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经济总量和城市建设水平显著提升;政治上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等一系列民主的制度。1956年前后,在反思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弊端的基础上,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开启了寻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的开端,提出了关于正确处理两种不同矛盾的学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方针、“三个主体”“三个补充”以及“消灭了资本主义又可以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意见。但是客观来说,由于 人们当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了解不多,在实践中急于求成,因此在探索过程中也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不同程度的失误。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现代化道路有其客观必然性,它是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冷战下,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一个相对落后的农业大国快速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道路。其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在比较短暂的时间内,建立起相对全面的工业化体系,在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都为后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毋庸讳言,这一现代化道路,付出的代价也不小,值得我们认真总结。这一时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资金来源,除了部分来自前苏联的支援外,更多地依靠农业的剩余和农村利益的输出以及由全国人民的低消费来支撑的,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不顾条件、急于求成、急躁冒进,带来的消极后果也十分明显。改革开放前近三十年的现代化建设探索尽管出现了一些失误,走了一段弯路,但取得的成就仍然是主要的,它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开创提供了物质条件,奠定了政治前提、制度基础,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因此,我们要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当代社会的基本国情,继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协调城乡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密切联系群众,不断健全和完善民主决策机制等各项民主制度建设,全面深化改革,为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乡村中国 现代化道路 考察与反思 1949-1976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422.6;K27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1
- 导言11-19
- 一、 选题的缘由11-12
- (一) 理论意义11
- (二) 实践意义11-12
- 二、 学术界研究现状12-17
- (一) 国内学术界研究现状12-15
- (二) 国外学术界研究现状15-17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17-19
- (一) 研究方法17-18
- (二) 本文的创新点18-19
- 第一章 乡村中国现代化基本问题概述19-22
- 一、 中国的现代化是后发型现代化19-20
- 二、 中国的现代化是赶超型外源型现代化20
- 三、 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20-22
- 第二章 乡村中国现代化道路选择的基本依据22-30
- 一、 乡村中国现代化道路选择的现实依据22-26
- (一) 冷战国际格局下国家富强的强烈追求22-23
- (二) 落后的经济困境与大规模工业化的矛盾23-24
- (三) 不得不效仿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24-26
- 二、 乡村中国现代化道路选择的理论依据26-30
- (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26-28
- (二)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导28-29
- (三)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29-30
- 第三章 乡村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具体实践30-53
- 一、 乡村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提出及演变30-35
- (一) 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战略的提出30-31
- (二) “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和“两步走”的现代化战略31-35
- 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良好开端与曲折发展35-42
- (一) 以“156 项”工程为重点的“一五”计划的展开35-37
- (二) 1956-1976 的曲折探索37-42
- 三、 工业化战略的关键——“以农养工”42-47
- (一) 工业化的准备——建国初的土地改革42-44
- (二) “以农养工”的前提——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4-45
- (三) “以农养工”的实现方式——“统购统销”45-47
- 四、 文化和制度现代化方面的探索47-53
- (一) 中共为文化现代化发展所作的努力47-49
- (二) 中共在制度现代化方面所作的探索49-53
- 第四章 乡村中国社会现代化道路的评析与经验教训53-65
- 一、 乡村中国现代化道路理论与实践评析53-57
- (一) 乡村中国现代化道路成就与失误并存53-55
- (二) 乡村中国现代化道路理论的时代意义55-57
- 二、 乡村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经验教训57-65
- (一) 现代化建设要基于我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57-58
- (二) 坚持群众路线是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58-60
- (三) 正确处理工农、城乡之间的关系,构建良性运行机制60-62
- (四) 完善民主制度建设,构建科学决策体制62-63
- (五) 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3-65
- 结语65-66
- 参考书目66-73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73-74
- 致谢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显元;;传统社会主义道路的传延与变革[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于金富;;“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01期
3 高继民;;苏共二十大与中共对苏联模式态度的深刻检讨[J];党史文苑;2009年02期
4 赵德馨;乔吉燕;;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成就与经验[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宋晓平;;古巴关于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探索[J];红旗文稿;2009年09期
6 吴航;;建国六十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主题及主要成就[J];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05期
7 汪小勤;汪红梅;;“人口红利”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学家;2007年01期
8 庞元正;;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若干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06期
9 李士坤;;对模式和“中国模式”的思考——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03期
10 陈志;;“中国模式”的概念探析[J];南方论刊;2006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燕泰翔;中国工农关系演进与农业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2 朱宗友;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D];河南大学;2010年
3 姜淑兰;世界视阈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与模式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邦铭;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52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552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