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工团体与邮工政治:汉口邮务工会研究(1932-1935)
本文关键词:邮工团体与邮工政治:汉口邮务工会研究(1932-1935)
更多相关文章: 汉口邮务工会 汉口特别市党部 邮政管理权 团体政治 政治组训
【摘要】:1928年以降,国家整体进入建设时期,国民党着手重组民众团体,试图将民众运动重新纳入政府轨制之中,重塑国民党在社会团体中的权威,在大革命时期异常活跃的邮工团体成为国民党率先重组的国家雇员团体组织。由于邮工团体行为在大革命时期已渐成熟,国营邮政事业也不断发展,在重组大势下,邮工团体组织相比其他民众团体,并没有急剧减少,甚至有向内陆扩展、蔓延的趋势。武汉邮工团体在大革命时期最为活跃,但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汉口邮务工会在1933年汉口特别市党部改组后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但国民党执政后,党政“双轨”管理体制,贯穿于各部门,汉口特别市党部与政府行政部门之间的扦格时常发生,汉口邮务工会成立案突显了这种矛盾。汉口特别市党部对邮工团体的组织指导权与湖北邮政管理局对汉口邮务工会的主管和监督权发生对抗,在相关法律界定不明确的情况下,汉口特别市党部的法律依据遭到上级强制命令式否决,而汉口邮务工会的利益也只能靠非正式的协议解决,为汉口邮务工会今后的政治活动埋下隐忧,“党权”与“邮权”的冲突,突显了国民党党治理念与现实的差距。汉口邮务工会在政府公文中只是一个非正式的民间团体,为寻求多方势力的“政治庇护”,汉口邮务工会积极参与全国性的“巩固邮基运动”,以求依靠全国邮务职工总会和上海邮务总工会的力量,在全国邮工政治运动的平台中,获取各界承认,提高社会影响力和政治地位,同时通过积极参与邮工团体政治活动,唤起汉口邮务工会会员对传统团体政治文化的体悟,增强汉口邮务工会本身的组织凝聚力。在促使“巩固邮基运动”产生的非政治因素中,汉口邮务工会更透露出对经济利益的诉求和对传统团体行为文化的认同。出于本身民众团体的社会属性,汉口邮务工会与汉口特别市党部的关系并不是对抗性的,汉口邮务工会同一般性的民众团体一样,必须参加党部的民众训练活动,甚至比其他商民团体更亲近党部、依靠党部,对政权选择性依赖是汉口邮务工会生存的必要;与此同时,由于汉口邮工属国家雇员身份,汉口邮务工会也倍受地方党部的关注,甚至国民党高层也对汉口邮务工会的举动异常关切。汉口邮务工会借积极参与民众组训之际,力图将松散的团体组织集聚起来,清除团体会员中的陋习,以适应新的政治环境。
【关键词】:汉口邮务工会 汉口特别市党部 邮政管理权 团体政治 政治组训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63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1
- 绪论11-26
- 第一节 研究旨趣11-12
- 第二节 研究回顾12-19
- 第三节 研究方法、视角及概念界定19-22
- 一、研究方法19-20
- 二、研究视角20-21
- 三、概念界定21-22
- 第四节 文章框架22-26
- 一、重点、难点与创新点22-23
- 二、章节内容23-26
- 第一章 近代邮政及邮务工人群体的发展26-50
- 第一节 近代邮政业务的发展与邮工团体概述26-40
- 一、邮政业务的发展26-31
- 二、邮务工人群体的壮大与邮工团体的形成31-40
- 第二节 湖北及汉口邮务工人群体的发展40-50
- 一、1931年前湖北邮政业务概况40-43
- 二、汉口邮工群体与邮务工会组织概况43-50
- 第二章 党权与邮权:汉口邮务工会成立案中的权力纷争50-71
- 第一节 训政下党政“双轨制”对邮工团体的影响50-54
- 一、国民党对邮工团体组织、身份核定50-53
- 二、地方邮政管理体系下的邮务工会53-54
- 第二节 党治体系下汉口邮务工会的成立与纠纷处理54-71
- 一、汉口特别市党部与湖北邮政管理局权力之争54-63
- 二、私谊主导的纠纷处理与后续隐患63-71
- 第三章 “巩固邮基运动”中的政治表达71-99
- 第一节 “巩固邮基运动”中的政治态势71-89
- 一、“巩固邮基运动”中“储汇分立”之政争71-81
- 二、“邮电合设”的试办与推行81-89
- 第二节 “巩固邮基运动”中的汉口邮务工会89-99
- 一、寻求认同感:“巩固邮基运动”中的危机意识89-94
- 二、获取归属感:成立案时各地友会的舆论声援94-99
- 第四章 汉口邮务工会与邮工的政治组训99-111
- 第一节 政治组训99-105
- 一、汉口特别市党部党义宣传与党部会议99-100
- 二、《汉口邮工》和图书馆的建设100-105
- 第二节 汉口邮务工会与新生活运动105-111
- 一、汉口邮务工会的内部差异及消极因素105-109
- 二、新生活运动对邮员生活态度之矫正109-111
- 结语111-115
- 一、训政体系中的管理冲突111-112
- 二、双重身份下的两难境地112-115
- 参考文献115-121
- 致谢12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全有,李风华;近十年来我国近代邮政史研究综述[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荣杰;民国时期上海邮工与邮务工会研究(1912-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孙自俭;民国时期铁路工人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巴杰;民国时期的店员群体研究(1920-1945)[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工界、帮会与政界[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端婷婷;民国时期陕西邮政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3 陈秀秀;近代安徽邮电事业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4 秦程;中国航空公司早期发展研究(1929~1937)[D];河南大学;2012年
5 王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平汉铁路工人(1927-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赖厚盛;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武汉纱厂工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许艳;抗战时期湖北难民救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继汝;近代武汉新闻记者团体研究(1927-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赵芳;湖南邮务管理权的收回(1926-1927)[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常静;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武汉中学教师研究(1927-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767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576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