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脚医生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7 16:16
本文关键词:赤脚医生制度研究
【摘要】:赤脚医生特指我国“文化大革命”前后农村人民公社生产大队中不脱产的、由贫下中农推荐、经过一定时期培训的具有初级医疗卫生知识和技能的农村卫生人员。新中国成立后比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国家经济落后,农村缺医少药,医疗卫生状况不容乐观。面对这一现象,党和国家领导人做出了有效的卫生指示,促使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大规模转移。经济养得起、农民用得动、农村留得住的赤脚医生应运而生,并在农村得以长时间存在。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革,农村集体经济式微和人民公社解体,合作医疗崩溃,赤脚医生制度瓦解。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意义、现状和方法等,认为对赤脚医生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第二部分探讨了赤脚医生制度产生的原因:政府推动以及毛泽东同志的支持,国家经济的落后与人民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城乡二元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均以及人民公社的成立,农村人文关怀与归属感。这些因素都促使中国建立一种符合当时历史情况,能解决农村医疗卫生难题的基层医疗卫生制度。第三部分叙述了赤脚医生制度的发展变化,包括赤脚医生制度的源起、发展以及终结的整个历史进程,认为赤脚医生制度源起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70年代中后期发展到顶峰,随着1978年之后农村体制改革的推进,不再适应农村形式,1985年卫生部宣布不再使用赤脚医生的称呼。第四部分叙述了赤脚医生制度一整套完整的运行机制,包括选拔、培训、管理、考核、工作与待遇,认为赤脚医生制度的运行机制包括在合作医疗的管理之下,由公社、大队、生产队层层选拔,公社卫生院定期组织赤脚医生培训,合作医疗制度来完成对其的管理和考核,工作内容主要是防病治病、采药制药、妇幼保健,待遇方面实行工分代酬。第五部分全面分析了赤脚医生制度的历史意义以及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新法接生加以深刻说明,指出赤脚医生制度废除之后农村面临基层卫生人员少、待遇低、服务覆盖面低等一系列的困境,农村需要一种类似于赤脚医生制度的医疗服务制度,来满足最基层广大农民群众的医疗需求。时至今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正在推行,研究赤脚医生制度的发展历程,理清其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脉络,探究其组织管理内容以及作为当时中国农村医疗保障的创举所发挥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认为应该对赤脚医生制度的存废给予客观、公正和全面地评价,这对当今国家农村医疗保障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制度 农村医疗 历史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淮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197.1;K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6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8-9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9-14
-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14
- 四、创新点及不足之处14-16
- 第一章 赤脚医生制度产生的原因16-23
- 一、政治因素:政府推动、毛泽东同志的重视16-18
- 二、经济因素:国家经济落后、农村养得起18-19
- 三、制度因素:城乡二元结构、人民公社19-20
- 四、文化因素:文化归属感、农村留得住20-23
- 第二章 赤脚医生制度的发展变化23-29
- 第一节 赤脚医生制度的源起23-24
- 第二节 赤脚医生制度的发展24-27
- 第三节 赤脚医生制度的终结27-29
- 第三章 赤脚医生制度的内容29-41
- 第一节 赤脚医生的选拔与培训29-31
- 第二节 赤脚医生的管理与考核31-33
- 第三节 赤脚医生的工作与待遇33-41
- 第四章 赤脚医生制度的评价41-51
- 第一节 赤脚医生制度的历史意义41-45
- 第二节 赤脚医生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45-47
- 第三节 赤脚医生制度废除与当前农村医疗制度面临的困境47-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6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1-62
- 致谢62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秀秀;赤脚医生制度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582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582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