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口堵口复堤问题再研究(1946年3月-1947年7月)

发布时间:2017-08-05 10:27

  本文关键词:花园口堵口复堤问题再研究(1946年3月-1947年7月)


  更多相关文章: 花园口 堵口复堤工程 国共博弈


【摘要】:1938年,为阻日军前进,国民政府在郑县将花园口决堤。花园口决口后,黄河泛滥,形成了覆盖豫皖苏三省的黄泛区,数百万民众受难。此后,将花园口堵口,让黄河回复故道一直是各方面政治力量以及国内外民主人士关心的主要建设问题之一,由此出现了相关的技术讨论和水工实验。抗战胜利后,黄河归故问题逐渐被提上战后重建日程。黄河回复故道,涉及到两方面的工程,一是花园口的堵口工程,一是下游故道的复堤工程。而此时的下游故道大部分已建有村庄,其中有三分之二位于中共控制的冀鲁豫边区。于是花园口堵口复堤工程的实施,就需要国共两党的密切合作。虽然这一工程牵涉到国共两党切身的政治、军事利益,但在民众利益的要求下、国内外舆论的推动下、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介入下,两党开始合作,花园口工程于1946年3月正式动工。为了使工程顺利完成,并尽量的争取有利于自身的施工条件,围绕工程的实施,国共两党包括联总在内召开过多次会议并形成了七个主要协议,但基本都没有落实到具体施工中。历次协议所规定的堵口时间多有更改,且每一次更改不仅受到施工环境和技术条件的影响,还体现着两党力量的博弈;按照规定应由国民政府和联总拨发给中共的工款、工粮和施工器械大多因为政治军事的原因没有如数拨发;联总对国共的分别援助也因受到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而有失公允;国共在施工中的合作也受到两党当时敌对关系的影响而充满矛盾,充斥着军事冲突和宣传斗争。除此之外,因工程浩大,抗战胜利之初人力物力的匮乏、工程师施工意见的冲突、施工单位人事更迭、贪污浪费、土匪的侵扰以及复杂多变的自然条件等困难也交织于其中。最终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困难的拖延下,以花园口为中心的堵口复堤工程于1947年7月全部竣工。 本文以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为指导理论,综合分析了作用于花园口堵口复堤工程中的各种力量及其意志,认为花园口堵口工程能够在国共濒临内战的情况下投入施工,并于内战激烈之时完竣,其开始、进程以及竣工虽然不以国共两党以及联总等任何单一力量的意志为转移,但却是这些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作为合力结果,花园口工程的最终竣工也对当时相关民众的生活以及时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花园口 堵口复堤工程 国共博弈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V882.1;K26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4
  • 一、选题意义9-10
  • 二、学术史回顾10-11
  • 三、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11-13
  • 四、创新与难点13-14
  • (一) 创新13
  • (二) 难点13-14
  • 1 花园口堵口复堤问题的提出14-23
  • 1.1 堵复前黄泛区、故道区以及花园口口门地区概况14-17
  • 1.1.1 堵复前黄泛区概况14-16
  • 1.1.2 堵复前故道概况16-17
  • 1.1.3 花园口口门概况17
  • 1.2 堵复工程的提出、讨论和准备17-20
  • 1.2.1 地方政府、社会团体以及民主党派的呼吁17-18
  • 1.2.2 有关堵复工程的讨论18-19
  • 1.2.3 国民政府对堵复工作的准备19-20
  • 1.3 中共对堵复问题提出的反应20-21
  • 1.4 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与黄河堵复工程21-23
  • 2 堵复工程与国共博弈23-55
  • 2.1 堵复前的国共关系24-26
  • 2.1.1 国民党方面24-25
  • 2.1.2 共产党方面25-26
  • 2.2 堵复时的国共博弈26-55
  • 2.2.1 堵口和复堤的时间问题32-37
  • 2.2.2 中共工段的工款、工粮等以及故道居民的迁移救济费问题37-41
  • 2.2.3 联总救济问题41-45
  • 2.2.4 “国共合作”问题45-55
  • 3 花园口堵复过程55-65
  • 3.1 施工经过55-59
  • 3.1.1 花园口堵口工程55-56
  • 3.1.2 黄河下游复堤工程56-59
  • 3.2 工程进行中的困难59-65
  • 3.2.1 工程师之争59-60
  • 3.2.2 堵复局人事变动60-61
  • 3.2.3 贪污浪费61-63
  • 3.2.4 匪祸63-65
  • 4 花园口堵复工程产生的影响65-71
  • 4.1 给相关群众带来的影响65-68
  • 4.1.1 对黄泛区人民的影响65-66
  • 4.1.2 对口门区人民的影响66-68
  • 4.1.3 对故道区人民的影响68
  • 4.2 对时局的影响68-69
  • 4.3 工程收效69-71
  • 结语71-73
  • 附录73-76
  • 参考文献76-80
  • 致谢80-81
  • 个人简历8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延荣;黄河归故——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J];北京党史研究;1998年05期

2 罗来兴;1938—1947年间的黄河南泛[J];地理学报;1953年02期

3 郝福基;段君毅在黄河归故中[J];党史博览;2004年11期

4 苗印;黄河花园口“堵复”阴谋大揭秘[J];档案时空;2003年09期

5 鲍梦隐;;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黄河堵口中的工赈[J];民国档案;2011年03期

6 王肇槐;周恩来领导花园口堵口工程[J];党史博采;2001年11期

7 张汉祥;;国共黄河归故谈判[J];春秋;1996年05期

8 谷雪艳;国共两党黄河归故之争[J];党史天地;2005年09期

9 龚喜林;中共在黄河归故中的斗争[J];党史文苑;2004年01期

10 周军 ,汪泾洋 ,潘莹斌;黄河东流去……——国共两党关于黄河花园口堵口复堤的斗争[J];党史纵览;2002年03期



本文编号:6244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6244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6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