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地区“四清”运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6 08:15

  本文关键词:苏州地区“四清”运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苏州地区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小四清 大四清


【摘要】:1963年至1966年发生的“四清”运动,是在国内形势严峻、周边环境紧张、中苏分歧不断激化的情形下以及毛泽东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的估计后而发动的一场政治运动。苏州地区的“四清”运动是有关地方执行中央政策的必然结果。1962年10月至1963年春间,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和江苏省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指示下,结合整风整社,对广大干群普遍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为随后而来大规模的“四清”运动做了准备。“四清”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双十条”下达地方后,苏州专区和苏州市郊分别选择部分社队进行试点,然后逐步在面上铺开,对干群进行了以清仓库、清财物、清工分、清账目为中心的“小四清”运动。自1964年下半年起,刘少奇主持中央“四清”工作以来,“左”倾思想进一步加剧,苏州地区的“小四清”也逐步向“大四清”演变,不再局限于清经济,而是进行以清政治为中心,联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的全面“四清”。《二十三条》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运动中的过“左”做法,但其在阶级斗争问题上又发展了以前的“左”的观点,使阶级斗争的错误理论与实践更加系统化、理论化了。最终,“四清”运动以纳入“文革”而宣告结束。“四清”运动的积极性虽不可忽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增长,改善了干部作风,但毕竟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消极影响要远远大过积极方面,进一步激化了基层干群矛盾、扰乱了正常政治秩序、助长了阶级斗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关键词】:苏州地区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小四清 大四清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7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24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8
  • 二、相关概念界定8-11
  • 三、学术史回顾11-22
  • 四、创新与不足22-23
  • 五、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23-24
  • 第一章 “四清”运动的发动24-40
  • 第一节 “四清”运动前的国内外形势24-28
  • 一、“左”倾错误加速发展24-26
  • 二、日益严峻的周边形势26-28
  • 第二节 历史与逻辑的延续:苏州地区此前的历次社教运动28-31
  • 第三节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和江苏省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的下达31-34
  • 第四节 “四清”运动的酝酿:整社运动34-38
  • 一、形势、阶级和巩固集体经济的教育34-35
  • 二、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的教育35-36
  • 三、改善经营管理的教育36-38
  • 小结38-40
  • 第二章 “小四清”运动的开展40-60
  • 第一节 “双十条”的下达40-43
  • 第二节 “小四清”的基本步骤43-58
  • 一、“小四清”前的准备43-47
  • 二、“小四清”的开展47-58
  • 小结58-60
  • 第三章 “大四清”运动的展开60-89
  • 第一节 “大四清”运动的前奏60-66
  • 一、江渭清与刘少奇的分歧60-62
  • 二、苏州地区相关领导的检讨62-66
  • 第二节 “大四清”运动的掀起66-86
  • 一、工作队员的集训67-69
  • 二、“大四清”的推开69-83
  • 三、有限的纠偏:《二十三条》的颁布83-86
  • 第三节 纳入“文革”大潮86-87
  • 小结87-89
  • 第四章 “四清”运动的评价89-114
  • 第一节 “四清”运动的基本特征89-94
  • 一、与历次社教运动相比,“四清”运动的侧重点不同89-91
  • 二、与其他地区相比,苏州地区并非“重灾区”91-94
  • 第二节 “四清”运动的积极作用94-103
  • 一、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增长94-100
  • 二、改善了干部作风100-103
  • 第三节 “四清”运动的消极后果103-113
  • 一、激化了干群矛盾103-106
  • 二、扰乱了农村社会的政治秩序106-110
  • 三、助长了阶级斗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110-113
  • 小结113-114
  • 余论 全国性运动的地方应对114-117
  • 参考文献117-12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著目录123-124
  • 附录124-130
  • 致谢130-131


本文编号:6290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6290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0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