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投资苏北棉纱市场论析(1898-1926)
发布时间:2017-08-08 17:21
本文关键词:张謇投资苏北棉纱市场论析(1898-1926)
【摘要】: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内忧外患,民族危亡,国内市场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蚀的千疮百孔。以张謇为代表的一批有志之士,怀抱实业救国的理想,弃官从商,积极致力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张謇因此还成为中国棉纺织企业的佼佼者。这一时期,张謇向苏北地区投入大量资金,苏北棉纱业渐有起色。是什么原因导致张謇愿意投资苏北棉纱业?质优量足的棉花,广阔的销纱市场,充裕廉价的熟练劳动力,低廉的地价等区位优势,加上建设家乡的个人情感,乃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由于原棉、棉纱市情紧密关联,为抢占和控制苏北的原棉市场和销纱市场,张謇为大生纱厂制定了多样化经营策略。然而由于自然灾害导致垦植受挫,棉花歉收,棉价上涨;而社会局势动荡、国际市场压迫造成原棉购进困难,机纱销路不畅,花贵纱贱;企业和民间财力匮乏又使得资金周转困难,都迫使苏北地区棉纱企业轻则减锭,重则停工或破产。张謇大生纱厂苏北投资最终受挫,这也是为什么近代苏北地区工业发展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张謇大生企业在苏北棉纱市场投资与竞争的失败,向人们展现出这样一个现实:个人力量的局限性和客观环境的难以抗拒性,决定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难以由精英力量个人承担。因此,政府如何制定相关政策,筹集资金,完善创业环境,并协调好工业、农业、商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为资本家的创业活动做好后盾,乃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苏北 张謇 大生纱厂 棉纱市场 投资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5
- 一 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7
- 二 学术史回顾7-11
- 三 资料文献11-12
- 四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12
- 五 相关概念、结构及创新与不足12-15
- 第一章 大生纱厂的建立与张謇的生产投资15-31
- 一 张謇弃官从商创立大生纱厂15-22
- 二 张謇在苏北的生产投资22-31
- 第二章 张謇在苏北棉纱市场的开拓和发展31-50
- 一 大生纱厂在苏北原棉市场的开拓和发展31-42
- 二 大生纱厂在苏北销纱市场的开拓和发展42-50
- 第三章 张謇在苏北棉纱市场投资的失败50-69
- 一 张謇在苏北投资的失败50-55
- 二 张謇在苏北投资失败的原因分析55-69
- 结论69-75
- 主要参考文献75-80
- 致谢80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联洋;中国农业近代化的早期尝试[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2 羌建;近代南通棉业发展研究(1895~1938)[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文凤;论近代“江北名流”与海州地区的实业开发[D];苏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411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641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