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对外文化交流研究
本文关键词: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对外文化交流研究
【摘要】: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内外形势的日益严峻以及边区政治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中共中央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政府为有效提高全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抗战意识,建设和巩固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迫切需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工作。为此,边区政府在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指导下,制定了以动员抗战为目的的对外文化开放政策,建立了对外联络机构与文化学术交流团体,并且依托中共在国统区及海外的相关机构加强沟通,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文化界人士到边区访问,掀起了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热潮。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边区政府开展了以诚邀中外记者及作家到边区访问、欢迎中外专家学者及团体到边区工作和交流、编译出版外国政治文化名著及中共领导人论著、开展对外文艺及宗教文化交流活动为形式和内容的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由于抗战时期的特殊环境,也决定了边区的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呈现出开放性与原则性相统一、工作方向目标明确以及单向性的特征。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开展的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有着突出的历史功绩。首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良好的精神风貌。再次,促进了边区新文化事业的发展。最后,为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提供了经验借鉴。因此,对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对外文化交流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将在掌握大量相关史料的基础之上,采用文献分析法,旨在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对外文化交流工作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归纳,分析边区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阐述其政策与措施,叙述其形式与内容,概括其特点,最后深入探讨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力图做到客观地再现历史,以期为当代中国的外交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对外文化交流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69.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5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9
- 1.2 研究现状9-13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13
- 1.4 特色及创新点13-14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14-15
- 第二章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15-21
- 2.1 挽救民族危亡与巩固边区政权的迫切性15-17
- 2.1.1 民族危机的加深15-16
- 2.1.2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16-17
- 2.2 边区文化发展水平落后的现状需要对外文化交流17-18
- 2.2.1 落后的文化教育状况17-18
- 2.2.2 落后的文化生活状况18
- 2.3 边区政治影响力的扩大为对外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18-21
- 2.3.1 中共抗日政策的制定18-19
- 2.3.2 边区政治民主建设的开展19-21
- 第三章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与措施21-29
- 3.1 以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为工作指导方针21-23
- 3.2 实行以动员抗战为目的的对外文化开放政策23-25
- 3.3 建立对外联络机构与文化学术交流团体25-27
- 3.4 依托中共在国统区及海外的相关机构加强沟通27-29
- 第四章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对外文化交流的形式与内容29-40
- 4.1 诚邀中外记者及作家到边区访问29-31
- 4.2 欢迎中外专家学者及团体到边区工作和交流31-33
- 4.3 编译出版外国政治文化名著及中共领导人论著33-37
- 4.4 开展对外文艺及宗教文化交流活动37-40
- 第五章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与意义40-47
- 5.1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特点40-41
- 5.1.1 开放性与原则性相统一40
- 5.1.2 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方向目标明确40-41
- 5.1.3 对外文化交流呈现出单向性特征41
- 5.2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意义41-47
- 5.2.1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41-43
- 5.2.2 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良好的精神风貌43-44
- 5.2.3 促进了边区新文化事业的发展44-45
- 5.2.4 为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提供了经验借鉴45-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3-54
- 致谢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晓罗;中国戏曲学院举办对外文化交流月[J];中国戏剧;2000年10期
2 李锋;我院举办对外文化交流月[J];戏曲艺术;2000年04期
3 赵建中;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努力推进先进文化建设[J];党政论坛;2001年10期
4 余熙;科学发展观与对外文化交流[J];长江论坛;2004年05期
5 赵顺国;;“感知中国”——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知名品牌[J];对外大传播;2006年08期
6 ;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庆祝20华诞[J];世界科学;2006年12期
7 ;进一步扩大对外文化交流[J];世纪行;2007年11期
8 文宣;;让世界更多更好了解广西——广西对外文化交流纪事[J];当代广西;2007年13期
9 黄坚;;在探索中开创新格局——1979至1990年上海对外文化交流[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8年11期
10 董慧;;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策略思考[J];世纪桥;2008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薛成荣;;文化自觉与文化调适——黑龙江文化内涵、精神特质、特色与对外文化交流的若干思考[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张敏;;新世纪的博物馆与对外文化交流[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侯湘华;;“欢乐春节”:对外文化交流的靓丽品牌[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年
4 韩建武;;对外展览中的文物安全问题[A];继承 发展 保护 管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十年学术研讨纪念集[C];2010年
5 ;不断探索 精益求精——关于古字画修复技术的几点体会[A];文物保护与修复纪实——第八届全国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刘宏建;;刘宏建在开幕式上的致辞[A];《中国木偶皮影》总第25期[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婷;我省对外文化交流快速发展[N];浙江日报;2001年
2 李冬文;对外文化交流工作中的创新问题[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对外文化交流要做整体长期规划[N];人民政协报;2007年
4 ;对外文化交流缺乏国家战略[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5 ;上海对外文化交流基地授牌[N];解放日报;2008年
6 外萱;打造对外文化交流品牌[N];扬州日报;2010年
7 记者 叶飞;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会大会在京召开[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记者 朱凯;第二批南京对外文化交流基地、使者征选揭晓[N];南京日报;2012年
9 本报评论员;形成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的合力[N];内蒙古日报(汉);2012年
10 记者 张程;我市不断拓宽对外文化交流渠道[N];乌海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马晓明;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中国对外文化交流路径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马山山;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对外文化交流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3 张燕;从“上海周”看对外文化交流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9年
4 李金虎;胡锦涛对外文化交流思想研究[D];大理学院;2014年
5 海晓笛;对外文化交流中的现代河南民俗文化[D];郑州大学;2014年
6 钟利红;对外文化交流下的功夫演艺产业[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557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655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