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季引入近代文官考试的酝酿与尝试

发布时间:2017-08-14 20:36

  本文关键词:清季引入近代文官考试的酝酿与尝试


  更多相关文章: 近代文官考试 清末新政 考验外官 官员任用


【摘要】:我国引入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始于清末新政。晚清因应变局,求才多途并进。新政复行,京师新设部院及各地督抚强调各自特殊性,撇开吏部频频奏调官员,举官权柄下移,官员素质参差。科举停罢后,取士举官新旧混杂,更换及统一标准要求日趋急迫。丙午改制,戴鸿慈等建议仿日本文官考试,嗣因内阁、吏部官制未变而无所附着。以1907年直隶设置官员考验处为契机,清廷颁布《切实考验外官章程》,局部试行官员考试。宣统年间,文官考试章程反复修改斟酌,终因清亡而胎死腹中,成为留给民国的一份遗产。梳理清季引入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酝酿过程,可以观察到渐进式改革中各种因素的纠结影响,理解制度兴革遭遇的滞碍曲折。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近代文官考试 清末新政 考验外官 官员任用
【分类号】:K252
【正文快照】: 清季政制转型,引入西方文官制度成为配合仿行宪政的重要举措。限于资料缺乏与观念偏差,既往关于中国引人西方文官考试制度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民初,对于清季文官考试的发轫及其曲折,或语焉不详,或仅作为背景简略提及。①在科举停罢、学堂考试尚不足以承担抡才重任的情况下,清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姬丽萍;北京政府时期文官考试与任用制度评析[J];史学月刊;2005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振国;清代文官选任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卫东;;制度设计与实践的背离——北洋政府时期文官考试初探[J];安徽史学;2008年01期

2 窦坤;;西方记者眼中的清末北京“新政”——以英国《泰晤士报》的报道为中心[J];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3 杨银权;;表率·教化·守护:清代陕西士绅与地方社会秩序之维护[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花玲;;21世纪以来晚清职官制度研究述评[J];沧桑;2008年04期

5 李荟芹;;清末总理衙门的外交决策地位探析[J];昌吉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于兴治;党延忠;;用控制模型解析康熙朝的监察系统[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李昊;;清朝文官义务与惩戒制度[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童力群;;失灵的“护官符”——《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另有其人[J];鄂州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9 王奎;;中国工商管理机构的近代变迁[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10期

10 方潇;钱苏青;;王道视角下的思想控制:清前期的法律与实践[J];法学家;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刚;;论晚清官场中的请托——基于《荣禄存札》的分析[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徐江雁;梁峻;李经纬;;清朝御药房名实及紫禁城署所居址考辨[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2届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宋鹏远;;打造团城演武厅的“武文化”特色[A];繁荣古都历史文化 推动北京文化之都建设 2012·世界文化遗产日论坛文集[C];2012年

4 ;荣禄幕府考[A];第十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4年

5 马平安;;试论北洋集团与淮军集团的渊源关系[A];湘淮人物与晚清社会[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许颖;清代文官行政处分程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振国;清代文官选任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英杰;北京清代南苑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卢敦基;李慈铭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张立胜;县令·幕僚·学者·遗老[D];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

7 丁芮;北洋政府时期京师警察厅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8 牛锦红;近代中国城市规划法律文化探析[D];苏州大学;2011年

9 邹建达;清前期云南的督抚、道制与边疆治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10 吕雪飞;东北三省咨议局、资政院及第一届国会、省议会议员选举考略[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轶欧;八旗满洲官宦世家探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晶君;《钦定台规》初探[D];湘潭大学;2010年

3 钱苏青;清前期思想控制之法律问题论析[D];苏州大学;2010年

4 张春志;民国文官抚恤制度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胡小平;清代官吏惩治施行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王科;清末新政中的邮传部与交通银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何亮;清末预备立宪时期盐政改革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旭彬;论清末新军的营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超;清代乾嘉时期总理各回城事务参赞大臣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易中梅;民初外交部研究(1912-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炳炎;;清代八旗世爵世职群体的入仕考察[J];安徽史学;2006年03期

2 刘伟;;同光年间州县官选任制度的嬗变[J];安徽史学;2010年01期

3 刘渝龙;明代文官拣选制度考微[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4 李巧;;清代监察官员之选任与考察[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周勇进;;清代言官之选任[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郗鹏;李新;;清代国子监行政官员选用制度述评[J];北方论丛;2008年02期

7 鞠方安;试论清末选官制度的改革[J];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8 李光辉;清代监察官员的选任、升转与考核[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花玲;;21世纪以来晚清职官制度研究述评[J];沧桑;2008年04期

10 韩秀桃;清末官制改革中的大理院[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靖;晚清选官制度变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王雪华;清代吏胥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徐雪梅;清朝职官制中的满汉差异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费秋香;论清末新政时期的地方官制改革(1901—1911)[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郗鹏;清代前期回避制度述评[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邢小兰;清末法官选任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靳春泓;晚清留学制度演变考察[D];西北大学;2003年

5 万春梅;论清朝文官任职回避制度[D];安徽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秀丽;论清末新政的败因[J];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2 郑宪洲;清末新政研究的新创获[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钟霞;清末新政与边疆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以广西为例[J];学术论坛;2005年11期

4 邵勇;叶小青;;清末新政中的官僚主义简论[J];兰州学刊;2005年06期

5 王汉筠;;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关系初探[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年04期

6 胡志国;;清末新政的困境——以财政危机为中心[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7 聂立申;;论腐败对清末新政的影响[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王彬;;清末新政新论[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许建萍;;《福建农工商官报》与清末新政初探[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戴鞍钢;;清末新政与新疆、西藏、川边地区经济的演变——兼与东部地区的比较[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崔志海;;国外清末新政研究专著简述[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2 史全生;;清末新政是一柄双刃剑[A];近代中国(第十九辑)[C];2009年

3 李细珠;;清末新政、立宪与革命研究的几个问题[A];晚清政治史研究的检讨:问题与前瞻[C];2014年

4 陆兴龙;;《清末新政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综述[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5 郭绪印;;评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的关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6 康春华;许新民;;清末新政与云南辛亥革命[A];云南省社科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细珠;关于清末新政研究的几点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李学峰;30年来清末新政研究述评[N];团结报;2009年

3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戴鞍钢;清末新政的困局和末路[N];团结报;2013年

4 许晨亭;清末新政与地方社会的慈善事业[N];中国社会报;2013年

5 殷俊玲;清末新政与民变浅谈[N];光明日报;2002年

6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熊月之;清末新政与危机的纠结[N];文汇报;2011年

7 实习记者 刘晨;既得利益集团搅黄了清末新政[N];长江日报;2014年

8 王频 葛玉红;换个角度看清末新政[N];光明日报;2007年

9 高放;清末新政的成败[N];学习时报;2011年

10 赵林凤;对清末新政的再思考[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奎;清末商部农工商部与社会经济转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荣;试论清末新政的矛盾[D];吉林大学;2005年

2 苏明强;清末新政与中国早期城市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洪涛;论清末新政中的制度变革[D];西北大学;2005年

4 吴海萍;论清末新政中的集权[D];扬州大学;2008年

5 王丛丛;清末新政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初步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德霞;清末新政工商改革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7 孙国雁;清末新政与移风易俗[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靳丽波;清末新政中的统治阶级政争[D];吉林大学;2006年

9 曹吉爱;日本亚洲主义与中国——以清末新政为例[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10 马丽梅;清末新政中的奉天教育改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746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6746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9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