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上海木材业及其从业群体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6 21:13
本文关键词:近代上海木材业及其从业群体研究
【摘要】:木材是房屋建筑、家具制造以及水利建设的最基本材料,因而成为传统经济中的重要商品。近代上海人口急剧增长,港口贸易日益繁荣,上海不仅成为木材需求的大市场,也成为全国最大的木材集散中心之一。本文以近代上海木材行业及其从业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木材业及其从业群体的发展演变,探讨其在近代上海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从一个侧面考察上海城市演变的特点。 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考察近代上海木材来源、运输航线及木材业在上海社会经济中的发展概况。上海本地并不大量生长木材,因此所用的国产木材主要来自福建、湖南、贵州、广西、江西、浙江等省,其中以福建和浙江为主。进口木材主要来自南洋的硬质木材。近代上海木材运输方式为水陆运输,运输工具以帆船或趸船载运为主。上海的海上运输航线上,主要有两条航线承担向上海运输木材:申甬线、申瓯线。上海开埠之前已有木材市场,开埠之后,随着外来木材的增多,经营进口木材的商人逐渐增多。太平天国运动之后上海木材市场得到前所未有的繁荣阶段。1902-1931年,上海进口木材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国产木材则相对减弱。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日本对中国实施的经济政策,木材市场销售的木材以进口木材为重,且以日本木材为主,国产木材市场受到很大打击,但整个上海木材市场还是在继续发展中。 其次,分析近代上海木材业的运作机制与社会网络。上海木材业拥有本行业独特的运作方法,并处在一定的社会网络之中。上海木材商号的设立,会因行业特点,比较多地考虑地理位置。所有制形式方面,独资比合资商号稍多一些。木材采购制度为客庄制度,交易方式往往通过茶会交易。木材行业在其运作中往往会与上海社会局、商会、同业组织和福建相关机构建立联系。考察木材业与这些社会组织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近代上海行业与组织的进一步认识。 最后,探讨近代上海木材业从业群体的内在结构与群体特征。上海木商群体以浙江、江苏籍居多,经营者的年龄集中在30-50岁。这一群体包括两大类:木材业商人和木材业工人。木材业商人按其职能划分,有木材生产商、木材贩运商、木材批发商;按照部门划分,可以划分为经理、协理、跑街先生、栈司。木材业职工可以分为学徒、中下级职员、跑街。从事木材行业的工人们生活较辛苦,他们会以罢工活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关键词】:近代上海 木材业 木材市场 木材业群体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5;F329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1
- 绪论11-19
-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11-12
- 二、 学术回顾12-17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17-19
- 第一章 上海木材市场发展概况19-35
- 第一节 近代上海木材的来源及运输航线19-24
- 一、 木材来源19-21
- 二、 运输方式21-23
- 三、 运输航线23-24
- 第二节 上海木材市场发展概况24-35
- 一、 开埠之前的木材市场24-26
- 二、 开埠之后的木材市场26-32
- 三、 抗日期间的木材市场32-35
- 第二章 上海木材业的运作机制与社会网络35-55
- 第一节 近代上海木材业的运作机制35-43
- 一、 商号设立的区位特点35-36
- 二、 行业的运作方式36-38
- 三、 交易方式38-39
- 四、 行业所有制形式39-43
- 第二节 近代上海木材业的社会网络43-55
- 一、 与社会局的松散从属关系43-47
- 二、 与上海商会的积极联络47-50
- 三、 与同业之间的沟通50-52
- 四、 与福州地区的联络52-55
- 第三章 木材业群体特征分析55-82
- 第一节 木材商人类型55-62
- 一、 按经营范围划分55-60
- 二、 按木材岗位划分60-62
- 第二节 木材商人群体结构62-64
- 一、 籍贯构成62-64
- 二、 年龄分布64
- 第三节 木材业群体的行业组织64-73
- 一、 木商公所和木商会馆64-67
- 二、 上海市木商业同业公会67-69
- 三、 上海市木业职工会69-73
- 第四节 木材业职工生存境况73-82
- 一、 工资待遇73-76
- 二、 职工分类76-77
- 三、 基本生活77-79
- 四、 罢工活动79-82
- 结语82-84
- 参考资料84-91
- 后记91-92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尹倩;民国时期的医师群体研究(1912~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路中康;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袁婵;明清时期闽赣地区山林产品流通与贸易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855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685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