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1907-1909年中日关于“间岛问题”交涉
发布时间:2017-08-17 12:10
本文关键词:论1907-1909年中日关于“间岛问题”交涉
【摘要】:日俄战争后,日本通过朴茨茅斯会议、中日北京会议,逐步确立了其在中国东三省南部的势力范围,为了实现其“大陆政策”,日本进一步加强对东北的入侵,把目标瞄准了中国图们江北岸地区,挑起了“间岛问题”。中日之间在1907年~1909年进行了关于“间岛问题”的交涉,这场交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在交涉的第一阶段中,“间岛”的领土归属权是双方交涉的核心内容,其他三个交涉都是都是由“间岛”的领土归属权问题引起的,日方企图以“间岛”领土归属权未定为由,夺取“间岛”越垦韩民所属权、天宝山银矿的开采权以及图们江的自由设渡权,以实现对我国图们江北岸地区的全面入侵。面对这种情况,清政府积极应对与日方的交涉,以大量真实可靠的证据驳斥了日方的“间岛”领土未定的荒谬言论,使日本在“间岛”的领土归属权交涉中处于越来越不利地位,同时清政府在其他三个交涉中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胜利。 在交涉的第二阶段中,日方一方面以“间岛”的领土所有权为筹码,胁迫清政府对东三省五案让步;另一方面日本继续积极争夺“间岛”的各项权益,,包括越垦韩人的裁判权、在“间岛”设立领事馆、天宝山银矿的开采权、图们江自由设渡口权、修筑吉会铁路等。 最终双方于1909年9月4日签订了《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与《东三省五案条款》,一方面,日本承认了“间岛”为中国领土,清政府通过自身努力交涉,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但同时,面对日方的压力,清政府在“东三省五案”与“间岛”设立领事馆、天宝山银矿的开采权等方面对日本全然让步,中国丧失了大量权益。
【关键词】:间岛问题 中国 日本 东三省五案 交涉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829;K25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7
- 引言7-10
- 一、 “间岛问题”的发酵经纬10-15
- (一) “间岛”名称的由来10
- (二) 中朝界务争端10-12
- (三) 日俄战争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扩张12-13
- (四) 日俄战后日本所处的国际形势13-15
- 二、 日本蓄谋挑起“间岛问题”15-19
- (一) 日本学者与新闻媒体积极宣传“间岛”谬说15
- (二) 派遣人员秘密潜入延边地区进行调查15-16
- (三) 成立“统监府间岛派出所”16-19
- 三、 中日“间岛问题”单独阶段交涉19-28
- (一) 关于“间岛”领土归属的交涉19-22
- (二) 关于韩民所属权的交涉22-23
- (三) 关于封禁天宝山银矿的交涉23-25
- (四) 阻止日本人在图们江设渡的交涉25-28
- 四、 “间岛问题”并入“东三省五案”交涉阶段28-34
- (一) 日方正式将“间岛问题”并入“东三省五案”前的背景28
- (二) 伊集院正式提出东三省六案交涉28-29
- (三) 中日正式关于东三省六案交涉的经过29-34
- 结语34-35
- 参考文献35-38
- 后记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亚明;“间岛”交涉与清政府外交形象的转变[J];安顺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2 赵兴元;“间岛”问题的由来及演变[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苏久青;苑宏光;;陈昭常与“间岛”交涉[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李泽昊;;徐世昌与中日“间岛”交涉[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5 梁小进;宋教仁《间岛问题》略论[J];武陵学刊;1996年02期
6 徐凤晨;吴禄贞与延吉边务交涉[J];东北师大学报;1983年01期
7 朴庆辉;吴禄贞与《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J];东疆学刊;1993年01期
8 姜龙范;吴禄贞与东疆主权[J];东疆学刊;2000年02期
9 费驰;;20世纪初延边地区开埠与东北亚政治格局的变化[J];东疆学刊;2010年03期
10 刘智文;;“间岛问题”与朝鲜族“中华”认同意识的萌发[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本文编号:688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688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