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义到语境:“治外法权”误读、误用及误会

发布时间:2017-08-17 15:12

  本文关键词:从词义到语境:“治外法权”误读、误用及误会


  更多相关文章: 治外法权 领事裁判权 词语转借 民族主义语境


【摘要】:欲辨明治外法权与领事裁判权词义与意蕴乃中国近代史学者长期以来未竟之追求。弱化词语简单意义上的界分,发现英美学者对两词虽在词义上偶有混淆,但早就申明两词意蕴之区别。词语由英语到日语的转化中,日本学者保有此种区分,但并未如学界所认为的将此明晰确定;由日语到中文的转借中,相伴而生的是国人基于"和文汉读法"望文生义将治外法权误读为"治理外国人的法权",并基于误读造成"收回治外法权"的误用。在收回主权非常时期又基于民族情节导致以领事裁判权替代治外法权的误会。前述各端的明晰当有助于更好认识与理解近代语境下的外国在华司法管辖特权的真切状态。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治外法权 领事裁判权 词语转借 民族主义语境
【分类号】:D929;K25
【正文快照】: “治外法权”,以及“领事裁判权”的概念由来已久,关涉两者的洰已为中国近代史学界无法规避也未曾规避之焦点问题。清末以来便有两概念辨析的论著问世,民国更达致顶峰。学界基本观点有二:一为主张两词判若鸿沟。民国学人吴颂皋、陈启天、陈腾骧、耿习道等皆持此论,陶广峰、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伊原泽周;《日本国志》编写的探讨——以黄遵宪初次东渡为中心[J];近代史研究;1993年01期

2 杨天宏;北洋外交与“治外法权”的撤废——基于法权会议所作的历史考察[J];近代史研究;2005年03期

3 李洋;;治外法权,还是领事裁判权?——从民国以来学者论争的焦点切入[J];历史教学问题;2013年06期

4 高汉成;晚清法律改革动因再探——以张之洞与领事裁判权问题的关系为视角[J];清史研究;2004年04期

5 李贵连;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法学[J];中外法学;1997年02期

6 张仁善;;半个世纪的“立法秀”——近世中国司法主权的收复与法律创制[J];政法论坛;2009年02期

7 赵晓耕;试析治外法权与领事裁判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屈文生;;和制汉语法律新名词在近代中国的翻译与传播——以清末民初若干法律辞书收录的词条为例[J];学术研究;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娟;翻译研究中的历时描写[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苏全有;;论清末的省界观念[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3 岑红;;清末民初政府管理模式的变化与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转型[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4 陈芳;;清末留日学生与地方督抚间的政治博弈——以留日陆军士官生为中心[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5 强百发;;近代中国对西方农书的翻译及其传播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6 李贵连;;话说“权利”[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1期

7 张运君;京师大学堂和近代西方教科书的引进[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陈平原;;晚清辞书视野中的“文学”——以黄人的编纂活动为中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张锐智;;黄遵宪《日本国志》对中国近代法学教育的前瞻性影响[J];北方法学;2008年03期

10 陶士和;试论中国留日学生与晚清政局的大变动[J];北方论丛;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建树;;辛亥革命前后湖南人的日本观[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权赫秀;;“自顾不遑,断难干预”——清政府对日本吞并大韩帝国的认识与反应[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3 李欣;;另类的科学修辞:中国灵学活动中的催眠术[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4 李欣;;中国灵学活动中的催眠术[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5 陈剑华;;清末民初法政学堂之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郎群秀;;论中国近代留学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7 岳谦厚;张玮;;清末民初中国留学教育的多元取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8 孙石月;于近仁;;试析20世纪初出现留日高潮的社会基础[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9 董静芳;;晚清留学教育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关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10 吴俊范;;开埠初期上海塘路系统的产权转型及其环境效应[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远;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朱蓉蓉;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4 廖红宇;福建钢琴音乐发展历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晖;从“民族救亡”到“民族复兴”—我国近现代体育发展的历史动因[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6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陆胤;近代学术的体制内进路[D];北京大学;2011年

8 杨鹏;中国史学界对日本近代中国学的迎拒[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全海;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立;20世纪前期(1912-1937)上海粤籍美术家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原;上海法租界最后三年(1941-1943)的法制变异[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姚笑圆;上海公共租界临时法院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夏彩菊;国际公务员的基本素质与基本能力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陈丹;五四时期留日学生爱国运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薛小雷;近代以来中国学前教育向外国学习的历史与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立明;江西留学生与近代地方社会变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熊小欣;晚清海外修学旅游政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维;20世纪20年代“门户开放”原则下的美国对华政策[D];苏州大学;2010年

9 付中玮;留日士官生与中国军事思想近代化(1894-1924)[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绪迁;莫理循与中国参加一战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平原;;晚清辞书视野中的“文学”——以黄人的编纂活动为中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陶广峰;关于列强在华领事裁判权的几个问题[J];比较法研究;1988年03期

3 梁治平;法学盛衰说[J];比较法研究;1993年01期

4 李启成;领事裁判权制度与晚清司法改革之肇端[J];比较法研究;2003年04期

5 苏永钦;;民法的积累、选择与创新[J];比较法研究;2006年02期

6 屈文生;;《布莱克法律词典》述评:历史与现状——兼论词典与美国最高法院表现出的“文本主义”解释方法[J];比较法研究;2009年01期

7 冯克利;;善善相争,无法不行[J];读书;2008年06期

8 屈文生;;清末民初(1905—1936)法律辞书的编纂与出版[J];辞书研究;2012年04期

9 冯天瑜;;近代国人对外来新语汇的“迎”与“拒”[J];河北学刊;2009年05期

10 习五一;论废止中比不平等条约——兼评北洋政府的修约外交[J];近代史研究;1986年02期



本文编号:689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689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3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