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女子大学校园生活研究(1915-1937)
发布时间:2017-08-21 03:00
本文关键词:金陵女子大学校园生活研究(1915-1937)
更多相关文章: 金陵女子大学 宗教生活 学习生活 政治生活 校友
【摘要】:作为中国近代女子大学的开端,金陵女子大学(金女大)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教会大学和女子大学的双重身份也使其成为学术界争相研究的热点课题。然而,已有的研究方式主要是集中在以时间为线索的校史和对校长吴贻芳办学思想的评述,始终无法走出“宏大叙事”的窠臼。引入金女大的校园生活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更将其视为历史分析工具。这样,不仅能够还原生活在其中的学生、管理者、教师的“话语权”,通过追随她们的生活轨迹,客观评价教会大学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研究价值,更可以对学校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新审视,以修改主流校史的既定模式。 学生、管理者、教师这些主体要素的活动共同铸造了金女大的教育环境。作为从封建社会走出的新一代女性知识分子群体,金女大的学生诠释着女性可能扮演的新角色;不同成长经历、文化背景的两任校长,办学理念、管理模式亦有差异;精神上有一直追求的中外籍教师塑造着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在分析这些要素的基础上,分别对不同时期金女大的宗教生活、学习生活、政治生活进行考察,发现:初创时期开设宗教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基督教人格,提供西学课程以迎合中国社会转型,以服务社会的形式表达爱国情感;立案期间注重塑造宗教氛围,强调中西文化的融合,主动协调各方关系以促进注册;立案后将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培养专门人才,开始主流化的努力。作为一所由西方差会创办的教会大学,顺应国民政府要求,宗教性质日益淡化,逐步融入到中国本土教育体系中。 金女大的校园生活并没有随学生的毕业而结束,而是由她们带到校园外,世界各地校友在离开母校后仍能热心校园事务,关注母校发展。在日后的社会生活中,她们亦实践着金陵精神,,并在各个领域取得不菲业绩。秉承金女大的优良传统,金陵女子学院在海内外校友的努力下创建,厚生精神也将会逐渐蔓延,通过一届届校友传承下去。
【关键词】:金陵女子大学 宗教生活 学习生活 政治生活 校友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9.29;K2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导论10-30
- (一) 选题缘由10-12
- 1. 缘何选择金陵女子大学10-11
- 2. 缘何选择校园生活为研究视角11-12
- 3. 缘何选择抗战前的金陵女子大学12
- (二) 研究意义12-14
- 1. 理论意义12-13
- 2. 现实意义13-14
- (三) 课题研究现状14-24
- 1. 关于中国教会大学和中国教会女子大学的研究14-17
- 2. 关于金陵女子大学的研究17-24
- (四) 研究方法与框架24-28
- 1. 研究方法24-25
- 2. 基本框架25-28
- (五) 概念界定28-30
- 一、金女大校园生活的主体要素分析30-51
- (一) 金女大的学生30-39
- 1. 新一代女性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31-35
- 2. 金女大学生的入学动机35-39
- (二) 金女大的管理者39-45
- 1. 传教上办学--德本康夫人39-42
- 2. 华人掌校--吴贻芳校长42-45
- (三) 金女大的教师45-51
- 1. 金女大的外籍教师45-49
- 2. 金女大的中国教师49-51
- 二、初创时期金女大的校园生活(1915--1928)51-73
- (一) 初创时期金女大的宗教生活52-58
- 1. 初创时期金女大的宗教教育52-55
- 2. 金女大校园中各色的基督教徒55-58
- (二) 初创时期金女大的学习生活58-65
- 1. 金女大的学习环境59-62
- 2. 金女大的西学课程62-65
- (三) 初创时期金女大的政治生活65-73
- 1. 民族主义运动中尴尬的处境65-69
- 2. 金女大对爱国主义的另类诠释69-73
- 三、立案期间金女大的校园生活(1928--1930)73-87
- (一)立案期间金女大的宗教生活73-78
- 1. 立案期间金女大的宗教生活73-76
- 2. 金女大"基督教人格"到"健全人格"的培育76-78
- (二)金女大中西融合的校园文化78-82
- (三)金女大对立案问题的反应82-87
- 四、立案后金女大的校园生活(1930--1937)87-103
- (一) 立案后金女大的宗教生活87-90
- (二) 立案后金女大的学习生活90-96
- 1. 金女大的实用主义教育90-92
- 2. 金女大专门人才的培养92-96
- (三) 立案后金女大的政治生活96-103
- 1. 立案后金女大的政治活动96-99
- 2. 金女大主流化的努力99-103
- 五、金女大校园生活的延伸103-116
- (一) 金陵女儿的母校情结103-106
- (二) 毕业生之社会影响力106-111
- (三) 金女院复校111-116
- 参考文献116-120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20-121
- 致谢12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素玲;;民国时期两所女子大学的比较研究[J];高教探索;2010年05期
2 程斯辉;论高校新生与毕业生的教育——从吴贻芳在金陵女子大学的实践谈起[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1期
3 金莉;十九世纪美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轨迹及性别定位[J];美国研究;1999年04期
4 王世军;金大金女大社会工作专业沿革[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徐海宁;;吴贻芳教育思想的社会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6 郑爽,闫广芬;吴贻芳及“厚生”精神[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7 陈兵兵;徐玮玮;;文化视野下金陵女子大学的组织变迁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本文编号:7104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710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