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力车夫及其社会控制研究(1936-1947年)
发布时间:2017-08-23 01:04
本文关键词:西安人力车夫及其社会控制研究(1936-1947年)
更多相关文章: 抗战时期 西安 人力车夫 社会控制 现代转型 历史局限
【摘要】:作为近代城市底层群体典型代表的人力车夫,因其地位的卑微、生活的拮据、工作的心酸,备受人们的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西北门户重镇西安市抗战期间人力车夫群体及其社会控制的分析,揭示出近代城市社会管理的现代转型与历史局限。随着民初西安人力车业的发展,人力车夫也随之出现。作为近代一种新型的职业,人力车夫群体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是社会需求的结果。不同于其他城市人力车业发展黄金期为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西安人力车业发展的高峰期是抗战时期,是外力推动的结果。抗战时期西安地区的人力车夫大多是从沦陷区和灾难区逃难而来的难民和灾民,以及一部分农村破产的农民。无论是难民、灾民还是农民,凡是从事了人力车夫这一职业的他们,共同点就是文化知识技能的缺乏和生活的贫困,相应的围绕着他们也产生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为了更好地管理他们,抗战时期的西安城市形成了政府制度、工会组织和车商关系控制相统一的控制网络体系,并寓控制于救济,施以福利事业救济,将制度性和救济性、硬性和软性相结合的控制方法运用于近代城市对底层社会民众的控制当中,体现了控制模式的现代转型。虽然这种控制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人力车行业及其从业者人力车夫的社会行为,维护了城市的秩序,保障了人力车夫的权益,但因为历史的局限性而出现的制度缺失、执法暴力、会务废弛、救济狭隘迟滞等问题,导致社会控制效果大打折扣,尤其是救济效果的不如意,使得人力车夫群体仍然无法摆脱原有的惨状。
【关键词】:抗战时期 西安 人力车夫 社会控制 现代转型 历史局限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5;C912.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8
- 一、关于选题8-9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9-13
- 三、社会控制概述13-15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15-18
- 第一章 社会控制对象:西安人力车及车夫群体18-44
- 第一节 西安人力车业发展轨迹18-21
- 第二节 西安人力车夫群体出现及迅速发展的原因探析21-30
- 一、新型交通工具人力车的优越性21-23
- 二、农村经济的萧条23-24
- 三、沦陷区大量的移民24-25
- 四、西安城市的发展25-30
- 第三节 西安人力车夫群体分析30-39
- 一、车夫群体的数目及籍贯来源30-32
- 二、年龄构成32-33
- 三、文化教育水平33-34
- 四、工作状况34-36
- 五、生活状况36-38
- 六、社会印象38-39
- 第四节 西安人力车夫群体引发的社会问题39-44
- 一、普遍性社会问题40-42
- 二、特殊性社会问题42-44
- 第二章 硬性控制对策:建构多重严密的社会控制网44-88
- 第一节 以政府为主导的制度控制44-67
- 一、制度设计与执行45-55
- 二、协调人力车夫与各方面的关系55-61
- 三、禁用人力车运动61-67
- 第二节 以工会为主力的组织控制67-81
- 一、工会的组织建构68-71
- 二、组织控制手段的具体实施71-81
- 第三节 以车商为辅助的关系控制81-88
- 一、管理角色82-84
- 二、劳资纠纷与共同利益下的合作84-88
- 第三章 软性控制对策:寓控制于救济88-110
- 第一节 制度救济88-90
- 一、增加人力车数量88-89
- 二、暂缓实行人力节制89-90
- 第二节 工作救济—职业介绍所90-94
- 一、机构设置情况90-91
- 二、职业介绍原则和实施过程91-92
- 三、救济成果92-94
- 第三节 教育救济—劳工子弟补习学校94-100
- 一、筹办校址95
- 二、教授内容及课程设置95-97
- 三、救济成果及评价97-100
- 第四节 西安工人福利社救济100-104
- 一、设立劳工诊疗室101-103
- 二、筹办工人理发室103-104
- 第五节 其他方面的救济104-110
- 一、医疗卫生救济104-106
- 二、夏令施茶救济106
- 三、义葬死亡车夫救济106-107
- 四、精神娱乐救济107-110
- 第四章 控制效果及评价:近代转型与历史局限110-128
- 第一节 控制的近代转型110-114
- 第二节 控制的历史局限114-121
- 一、局限性表现114-116
- 二、局限性原因分析116-121
- 第三节 西安城市对人力车夫社会控制的特点121-128
- 一、西安城市对人力车夫群体与其他下层社会群体的控制比较121-123
- 二、西安城市对人力车夫群体的控制与其他城市的控制比较123-128
- 结语128-130
- 参考文献130-138
- 致谢138-14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140
本文编号:722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722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