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湖北省立农学院研究(1940-1945)

发布时间:2017-08-24 09:38

  本文关键词:抗战时期湖北省立农学院研究(1940-1945)


  更多相关文章: 湖北省立农学院 抗战时期 农业教育 农业研究 农业推广


【摘要】:湖北省立农学院是在战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成立的,是战时复杂的社会经济因素作用的产物。湖北政治中心的西迁带来了湖北教育中心的西迁,在“计划教育”政策的推动下,湖北省立农学院积极扩充师资队伍,改组组织机构,开展战时的农业教学。依据战时需要,湖北省立农学院设立了农艺系、园艺系、农业经济系以及植物病虫害四系,按照教育部课程标准安排各科系课程;公费体制下,学生享受免费教育;“耕读”的办学思想使学校采取自产自供的生产化教育;为加强训导教育,学院独创了“四育三化”的党化训导教育;在学生学有所成后,由湖北省政府和学院统筹分配工作,最终实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标。鄂西的地域性特点决定了湖北省立农学院农业研究的因地制宜性。学院各系分别设立研究学会,并有各自的研究领域。在实地考察和农场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与湖北农业改进所、农林部等农业机关的合作,对本省的作物改良、土壤改进以及植病防害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加强了鄂西的农业建设,推动了湖北农业改良。为了满足了战时农业推广的需要,农学院协助建立了战时初高级农业推广教育体系,并积极配合战时农民教育,从而建立了系统的农业推广体系。此外,农学院还采取了其他行之有效的推广方法,使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办学传统得以传承,为抗战建国培养了大批“知行合一”的农业建设人材,达到了“建教合一”的目的。
【关键词】:湖北省立农学院 抗战时期 农业教育 农业研究 农业推广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09;K265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2
  • 绪论12-25
  • 一、研究缘起与学术价值12-13
  • 二、学术史回顾与认识13-21
  • 三、核心概念和时段界定21-23
  • 四、研究重点、难点以及创新之处23-24
  • 五、研究方法24-25
  • 第一章 近代农业教育的兴起与湖北省立农学院的成立25-49
  • 一、近代农业教育的兴起与发展25-32
  • (一) 近代中国农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25-27
  • (二) 近代湖北农业教育的兴起与演进27-32
  • 二、湖北省立农学院的成立32-37
  • (一) 战时湖北农业经济的变动与战时农业政策的推行32-34
  • (二) 战时湖北教育中心的西移与“计划教育”的出台34-35
  • (三) 湖北省立农学院的成立35-37
  • 三、战时湖北省立农学院的师资与机构设置37-49
  • (一) 多元与精专:农学院的师资力量37-41
  • (二) 鄂籍主导:农学院学生的情况分析41-43
  • (三) “教”“管”相长:农学院的组织运行机制43-46
  • (四) “耕读”与“新农”:管泽良与湖北省立农学院的办学理念46-49
  • 第二章 计划与统筹:战时湖北省立农学院的农业教学49-66
  • 一、抗战与农教:战时湖北的计划农业教育49-50
  • 二、农学院的教学运行体制50-55
  • (一) 战时需要下的学科设置50-51
  • (二) 教部标准下的课程安排51-53
  • (三) 学分制下的考试与成绩53-55
  • 三、农学院的教学特色55-66
  • (一) 授教均等下的公费制教育55-58
  • (二) 自产自供下的生产化教育58-59
  • (三) “四自三化”下的特色训导教育59-61
  • (四) 统筹安排下的学生升学与就业61-66
  • 第三章 战时湖北省立农学院的农学研究66-95
  • 一、战时鄂西农业的地域特征66-67
  • 二、农学院的主要研究领域67-73
  • (一) 农艺系:农作与森林树木研究67-69
  • (二) 园艺系:园艺与经济作物研究69-70
  • (三) 农业经济系:农村与社会经济研究70-71
  • (四) 植物病虫害系:植物病害与防治研究71-73
  • 三、农学院的特色研究73-87
  • (一) 沙凤护与鄂西油桐、柑橘研究74-80
  • (二) 李凤荪与棉田昆虫研究80-83
  • (三) 王庆延与鄂西土壤研究83-86
  • (四) 王一蛟与农村经济学研究86-87
  • 四、农学院农学研究的主要途径87-95
  • (一) 知行合一:注重农场建设和实地调查87-91
  • (二) 他山之石:与其他农业机构合作研究91-95
  • 第四章 战时湖北省立农学院的农业推广95-109
  • 一、农业推广教育体系的完善与拓展95-100
  • (一) 农业推广委员会的成立及其活动95-96
  • (二) 协助建立战时初高级农推教育体系96-97
  • (三) 配合战时需要的农民教育97-100
  • 二、行之有效的战时农业推广方法100-109
  • (一) 恩施向家乡农业推广实验区100-104
  • (二) 康乐委员会的农业推广宣传104-105
  • (三) 特约农户之农田示范见习105-107
  • (四) 农业刊物的媒介推广107-109
  • 结语109-112
  • 参考文献112-123
  • 致谢12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滋銮;农业推广三个阶段[J];福建农业;2000年08期

2 刘文宝;日本农业推广事业概况[J];吉林农业;2001年05期

3 张广胜;农业推广中农业信息的传播[J];农村经济与技术;2001年04期

4 ;今年农业推广六类重大技术[J];广西园艺;2002年03期

5 杨宏;浅谈农业推广的性质、功能与作用[J];杂粮作物;2003年02期

6 付文杰,彭泉开;试论农业推广沟通的特点和要领[J];宜春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王慧军,李友华;国外农业推广组织特色及借鉴意义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3年S1期

8 李秀英;任瑞丽;;浅谈沟通在农业推广中的重要作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年S2期

9 董晓颖,钟安林,王玉坤,张士良,李培环,孙太娟;略论农业推广型高级人才培养的方法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05年02期

10 高启杰;;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与推广学的理论体系[J];古今农业;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新明;;从加拿大农业推广的实践看我国农业推广的改革[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高启杰;;从国外农业推广分权论我国农业推广改革[A];第四届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3年

3 王勇琦;;浅析基层农业推广中农民的需求及行为改变[A];第四届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3年

4 王慧军;李友华;;国外农业推广组织特色及借鉴意义研究[A];第四届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3年

5 梅雷;任希山;李玉洁;;新形势下农业推广面临的问题原因及发展策略[A];第五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集[C];2006年

6 袁文;张一帆;;试论农业推广体制创新的难点与对策[A];第三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1年

7 唐永金;;认知、态度理论及其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A];第三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1年

8 张洪松;解娟;;农业推广产业化障碍因素分析[A];第四届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3年

9 陈志英;;美国农业推广经验对我国的启示[A];第四届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3年

10 王嵩;;毕节地区农业推广人才资源现状与开发研究[A];2005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成毅;美国农业推广服务遍及城乡[N];农民日报;2013年

2 赵淑红;北京“农业推广教授”任重道远[N];农民日报;2007年

3 记者 夏树;安徽农大着力培养农业推广高级人才[N];农民日报;2001年

4 陈天长;长汀列入农业部农业推广新机制试点县[N];闽西日报;2009年

5 德云 桂冕;我省开展“三资开发农业推广年”活动[N];江苏经济报;2002年

6 朱行;美国合作农业推广体制[N];粮油市场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李庆国;院企强强联手 探索农业推广新模式[N];农民日报;2013年

8 罗迈钦;美国农业发达推广作用功不可没[N];农民日报;2004年

9 孙宇河;以创新的思维 开拓农业推广新思路[N];人民政协报;2005年

10 陈卫国邋范建;中国农大试行农业推广教授制度效果好[N];科技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瑛;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慧军;中国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3 刘光哲;多元化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4 张淑云;多元化农业推广组织协同运行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小磊;大学主导型农业推广服务的影响因素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2 邓文成;贫困视角下广西农业推广探索[D];广西大学;2012年

3 黄毅;地方政府在农业推广中的角色定位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4 梁媛;遵义市农业推广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谭敬;基于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潍坊市农业推广实践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6 丘秀珍;农科院校在农业推广中的社会服务创新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7 谭白冰;微信服务在农业推广信息传播中的分析与应用[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8 滕莺莺;抗战时期湖北省立农学院研究(1940-1945)[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9 陈雯竹;湖北省荆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10 韩孟华;北京市农业推广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30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730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b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