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抗日根据地移风易俗述论
本文关键词:山东抗日根据地移风易俗述论
【摘要】: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山东抗日根据地克服不利条件,针对封建婚姻家庭习俗、鬼神迷信等生活陋俗、会道门等不良社会风俗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改造,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社会进步,满足了社会动员、全面抗战的时代要求。同时,借助公序良俗的社会控制和政治教化功能,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理念、革命思想的传播与内化,不仅为根据地的各项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而且有力地夯实了中共执政地位的合法化基础。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根据地 风俗 改造
【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抗日根据地民生建设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3CDJJ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69.5
【正文快照】: 目前学界关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研究成果可谓丰硕,或是基于抗战的宏观史研究,或是侧重于专项研究,或是史料汇编性质,鲜有以风俗改造作为研究对象,仅有部分研究成果中涉及相关内容,然囿于篇幅所限,亦未能展开深入详实论述;同类题材,以研究空间而论,多集中于中央苏区1,亦多从政府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那狄;画自已的创造和功绩——回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战士画[J];美术;1958年11期
2 王礼琦;;山东抗日根据地公营工业的改革[J];历史教学;1984年02期
3 王爱凤;山东抗日根据地史的分期问题[J];华东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4 申春生;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对敌贸易斗争[J];齐鲁学刊;1995年05期
5 丁龙嘉,张业赏;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肃托”问题[J];中共党史研究;1995年01期
6 初维真;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J];山东社会科学;1995年04期
7 范成训;论山东抗日根据地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8 唐致卿;山东抗日根据地合理负担政策述论[J];齐鲁学刊;2000年05期
9 王克霞;试论山东抗日根据地党群关系建设[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赵朝峰,李黎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社会保障工作评述[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曙;;政委作词我谱曲[A];张孤梅[C];1996年
2 罗东进;;大力弘扬八路军的抗日爱国精神[A];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林治波;山东抗日根据地历史地位与贡献学术研讨会召开[N];人民日报;2007年
2 ;山东抗日根据地[N];人民日报;2007年
3 崔永山 阳煤集团齐鲁一化;山东省政府诞生始末[N];联合日报;2011年
4 源泉;革命历史档案中的国际主义战士[N];中国档案报;2001年
5 ;李竹如[N];人民日报;2005年
6 周士荣;抗日战争中“山东战邮”创第一[N];中国集邮报;2010年
7 新华社记者 董学清 张民华;投笔从戎的“洋八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晶;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作用及领导方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盼;山东抗日根据地对灾荒的治理及启示[D];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
2 高锐;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剧团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传超;山东抗日根据地党风廉政建设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5年
4 董玉新;试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及其历史作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赵晨;山东抗日根据地救灾机制探析[D];山东大学;2010年
6 吴红;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郑肖辰;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文艺活动研究[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4年
8 赵森;简论山东抗日根据地党政干部的史学教育[D];山东大学;2008年
9 宋尚峰;山东抗日根据地锄奸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王宜胜;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民众动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81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781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