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17-09-05 13:41

  本文关键词:论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


  更多相关文章: 抗日革命根据地 文化建设 文化主体性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文化是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凝聚各方抗日力量、促进根据地建设、提高根据地人民素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以整风运动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整风运动肃清了党内的错误倾向,,使之后的文化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随着抗日战争的发展,革命根据地在教育、新闻出版、文学艺术、体育及医疗卫生事业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获得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对当前仍具有指导意义。 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的特点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救亡与启蒙并重、为战争服务的实用性文化、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大众文化、文化建设凸显领导因素。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对当今社会文化建设的启示主要有从战略高度认识文化建设的意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先进的文化、文化建设必须体现时代要求、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性、高度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创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文化载体。 文化建设是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如何做好文化转型与社会发展转型同步更是当前社会主义建设遇到的难题。整理和分析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文化建设问题,不仅对于当前制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体措施有借鉴和指导作用,而且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实现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抗日革命根据地 文化建设 文化主体性
【学位授予单位】:安庆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129;K265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8
  • 目录8-9
  • 第一章 导论9-13
  • 一、 课题来源9-10
  • 二、 研究状况10-11
  • 三、 研究思路11
  • 四、 研究方法11-13
  • 第二章 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创13-19
  • 一、 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工作的背景13-16
  • 二、 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历史条件16-17
  • 三、 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17-19
  •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工作的成就19-29
  • 一、 教育状况明显改善19-22
  • 二、 新闻出版业蒸蒸日上22-24
  • 三、 文学艺术日益繁荣24-25
  • 四、 体育卫生科技稳步发展25-27
  • 五、 文化社团广泛建立27
  • 六、 理论建设获得突破27-29
  •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的特点29-35
  • 一、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29-30
  • 二、 救亡与启蒙并重30-31
  • 三、 为战争服务的实用性文化31-32
  • 四、 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大众文化32-33
  • 五、 文化建设凸显领导因素33-35
  • 第五章 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启示35-43
  • 一、 从战略高度认识文化建设的意义35-36
  • 二、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先进的文化36-37
  • 三、 文化建设必须体现时代要求37-39
  • 四、 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性39-40
  • 五、 高度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40-41
  • 六、 创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文化载体41-43
  • 总结43-44
  • 致谢44-45
  • 参考文献45-48
  • 附录:读研期间科研情况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包爱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教育[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王纪鹏;;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的文艺发展及其当代启示[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05期



本文编号:7983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7983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0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