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官书局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5 22:20
本文关键词:江苏官书局研究
【摘要】:晚清鸦片战争之后,内外形势的变化使中国社会各方面发生巨大的变革,中国传统文化也随之受到强烈的冲击。一方面,西学随着列强的政治侵略如潮水般涌向中国,西学东渐逐渐兴盛起来。另一方面,国内太平天国运动及其反孔、孟的文化政策,使江南文化繁盛之地沦落到“士子无书可读”的局面,中国封建统治思想文化遭受沉重的打击。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为振兴文教,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各地巡抚大臣大力兴建官书局,由此形成了中国版本学上著名的“局本”。江苏官书局设于此社会背景之下,是清末五大官书局之一,其存世时间之长、刻书种类数量之多居各大书局之首。江苏官书局由李鸿章设于苏州,在丁日昌任江苏巡抚期间加以扩大,并着力刊刻牧令书,以整顿吏治,恢复战后的社会秩序。江苏官书局在其人员组织、校勘、印刷及经费来源等方面均具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江苏官书局在职位设置方面:第一是设有提调总领书局的日常事务;第二是设总校来管理书局的校勘活动,设分校来校勘不同的书籍,以保证书籍的质量;第三是雇佣技术高超的写样、刻工、印刷工等工作人员从事具体书籍的印刷事宜。江苏官书局的刻书经费由江苏地方官员自行筹措,其来源主要为藩库拨款、厘金及售书收入。从同治四年(1865年)到民国三年(1914年),江苏书局在其存世的几十年间,刻书211种,涵盖经、史、子、集各类。坚持以经史为主,子集次之为其刻书原则,对恢复中国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江苏书局刻书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在巡抚丁日昌的倡导下,大力刊刻牧令书以整顿吏治,并颁发下属各府县,作为官员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主要书籍;二是在刻印经史类图书的同时,对于江苏地方文献的整理和刊刻极为重视,主要体现在对江苏地理、舆图、水利、史志等本省地域性书籍的编辑刻印上;三是在其刻书内容的选择方面,重视当代著作的出版,如刊印清著名学者编著的《碑传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清代学术的发展。此外,江苏官书局在合作刻书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与金陵官书局、浙江官书局、湖北官书局、淮南官书局合刻《二十四史》、与南菁书局合刻王先谦《皇清经解续编》,是中国清代出版史上一次盛举。江苏官书局刻书以校勘精确、印刷精良、价格低廉而著称,因此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江苏官书局刻书保存了大量的古籍文献,使许多珍本、孤本因此得以流传。在促进当地学术文化交流方面,江苏官书局集众多学者于一堂,相互之间的交往和互动在很大推动学术文化的发展。在中国版本目录学史上,江苏官书局刻本具有很高的的地位,大多成为现今校勘整理古籍所要采用的主要参校本,有的甚至作为底本使用。江苏书局在售书的过程中编制的售书和修订书价的目录,可以作为今天售书目录的参考范式。
【关键词】:晚清 江苏官书局 局本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5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4
- 一、选题的意义10-11
- (一)历史意义10
- (二)学术意义10-11
- 二、学术史回顾11-13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13-14
- 第一章 江苏官书局的历史沿革14-24
- 一、江苏官书局创办的背景14-19
- (一)太平天国运动对封建统治思想的打击14-16
- (二)清末中央官方刻书的衰败16-17
- (三)西学东渐的影响17-18
- (四)江苏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18-19
- 二、江苏官书局设立时间考19-20
- 三、江苏官书局的衰落20-24
- 第二章 江苏官书局的管理制度24-40
- 一、江苏官书局职位设置与人员构成24-34
- (一)提调24-28
- (二)总校、分校28-33
- (三)刻工、收掌及其他人员33-34
- 二、刻书经费来源34-35
- 三、江苏官书局图书的发行35-40
- (一)进呈中央和曲阜孔府35-36
- (二)援助其他官书局36
- (三)颁发州县及书院36-37
- (四)赠送37-38
- (五)销售38-40
- 第三章 江苏官书局刻书及其特色40-58
- 一、江苏官书局刻书种类和数量40-44
- (一)江苏官书局刻书种类40-42
- (二)江苏官书局刻书数量42-44
- 二、江苏官书局刻书特色44-58
- (一)共性特点44-47
- (二)地方特色47-53
- (三)版本特点53-55
- (四)合作刻书55-58
- 第四章 江苏官书局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作用58-66
- 一、对于文化传承的作用58-62
- (一)保存大量古代典籍58-59
- (二)早期图书馆、博物馆的主要馆藏来源之一59-62
- 二、促进当地学术交流和社会文化的发展62-63
- 三、在中国版本目录学史上的作用和地位63-66
- (一)在版本学上的地位64-65
- (二)对目录学的影响65-66
- 结语66-68
- 附江苏官书局刻书目录68-76
- 参考文献76-80
- 致谢80-8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82-83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娟;江苏官书局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005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800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