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门里的学术机关”—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及其边政工作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0 20:17
本文关键词:“衙门里的学术机关”—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及其边政工作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 《正义报·边疆周刊》 江应j 抗战时期 边政
【摘要】: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西南战略地位的提高,中央及西南各省都极为重视西南边疆,学术界对西南边疆的调查研究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展开,由此掀起了西南边疆研究和开发的高潮。抗战时期也成为“建设西南边疆千载难遇的机会”。在此背景下,云南地方政府积极谋求打开云南边政工作的新局面,力图将云南的边疆开发付诸实践,于是,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应时而生。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开展的边政工作,以及该会借《正义报》出刊之《正义报·边疆周刊》,可以说是云南省政府在抗战时期努力在边政工作方面有所作为的主要表现。本文全面搜集利用了相关档案、日记、传记、文集、地方志、文史资料等资料,对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的成立及组织情况、主要工作进行了系统考察;对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之《边疆周刊》即《正义报·边疆周刊》的出刊过程、创刊宗旨、作者群及文章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对抗战胜利前后云南政府边政工作的新走向进行了探讨,并对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的边政工作进行了总结。通过研究,本文认为:抗战时期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和《正义报·边疆周刊》的出现,体现了云南地方政府的努力,反映了学者的热忱;二者是抗战时期云南边疆研究和开发大潮中出现的重要成果和标志,是抗战后期开边热潮下,以政府为主导,由各界人士热心参与边疆事务的产物,也是近代云南边疆开发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页。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主要进行了边疆调查研究、边疆开发设计与边疆行政等三部分工作。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在边疆地区开展的以开发和建设边疆为目的的调查研究,对当时政府及社会各界认识和了解云南边疆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对政府的边疆政策的制订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这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拟定了各边区开发方案,这些开发方案是专业学者的研究与政府边政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的结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是抗战时期云南地方政府边政设计的重要体现。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所出刊之《正义报·边疆周刊》,刊登了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的大量关于边疆地区之调查研究,同时还接受社会来稿,共同讨论边疆开发的问题,其范围以云南为主,也涉及其他边疆地区。作为政府边政机关的刊物, 《正义报·边疆周刊》具有为地方政府的边疆开发政策与实践服务的一面,同时还注重社会调查与边地情况介绍,是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的喉舌,是展示云南政府边政工作的窗口,是在边政工作方面沟通政府与公众的桥梁。抗战时期的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以专家学者为主导,在当时即有“衙门里的学术机关”之称。其边政工作具有政治与学术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术为政治和现实服务等三大特点。在云南边疆开发史上,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是继“云南殖边督办署”之后,云南省政府设立的级别较高的、专门的、统筹全局的边政机关,具有承先启后的里程碑意义。《正义报·边疆周刊》则是西南边疆研究史上继方国瑜主持的《西南边疆》杂志、顾颉刚主持的《益世报·边疆周刊》之后的又一个西南边疆研究重镇,在整个边疆研究学术史尤其是云南边疆研究学术史上,它都占有重要地位。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的边政工作,由于时代及客观条件的限制,也存在很多局限和不足,但它由著名学者江应j主持,并出刊了面向公众的《正义报·边疆周刊》,表现了国难时期学者试图以学术影响政府的决策,并努力将学术推向公众,以学术专长为现实服务的入世情怀。
【关键词】: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 《正义报·边疆周刊》 江应j 抗战时期 边政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5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绪论10-22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10-13
- 二、学术史回顾13-19
-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19-20
- 四、创新点20-21
- 五、研究方法21-22
- 第一章 全面抗战爆发与云南边疆开发的新机遇22-33
- 第一节 云南边疆开发与建设的历史回顾22-28
- 一、近代云南边疆复杂情况的形成22-25
- 二、近代云南边疆的开发与治理回顾25-28
- 第二节 建设西南边疆的新机遇28-33
- 一、云南在抗战中的重要地位28-29
- 二、边疆危机下国民政府对西南边疆的重视29-32
- 三、全面抗战爆发后西南边疆研究热潮的产生32-33
- 第二章 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的成立及主要工作33-61
- 第一节 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的成立及组织规程33-40
- 一、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的成立34-36
- 二、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的组织形式36-39
- 三、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的工作原则和规划39-40
- 第二节 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的主要工作40-56
- 一、对边疆地区的调查研究40-43
- 二、边疆开发设计43-50
- 三、边疆行政工作50-56
- 第三节 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与各方关系56-61
- 一、抗战时期的中央与云南地方政府关系56-57
- 二、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背后各方势力的活动57-61
- 第三章 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边政工作的窗口及桥梁——《正义报·边疆周刊》61-114
- 第一节 《正义报·边疆周刊》的创刊及发行情况61-68
- 一、为何采用报纸周刊的形式61-65
- 二、《正义报·边疆周刊》的创刊宗旨65
- 三、《正义报·边疆周刊》发行情况65-66
- 四、《正义报·边疆周刊》的停刊及原因分析66-68
- 第二节 《正义报·边疆周刊》的主持人与作者群68-76
- 一、江应棵与《正义报·边疆周刊》68-70
- 二、《正义报·边疆周刊》主要作者来源及特点70-74
- 三、部分作者身份及经历考证74-76
- 第三节 《正义报·边疆周刊》的主要内容76-106
- 一、《正义报·边疆周刊》文章内容综述76-83
- 二、关于边疆地区情况介绍83-90
- 三、对泛泰族主义的批驳90-95
- 四、关于边疆开发的讨论和建议95-103
- 五、其他边疆问题103-106
- 第四节 边疆开发的云南声音——《正义报·边疆周刊》的特点与价值106-114
- 一、《正义报·边疆周刊》的特点107-108
- 二、《正义报·边疆周刊》的价值与意义108-110
- 三、《正义报·边疆周刊》与《益世报·边疆周刊》的比较110-114
- 第四章 从设计到建设——1945年后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的走向114-127
- 第一节 云南边疆建设委员会的筹议及流产114-118
- 一、成立云南边疆建设委员会的提案出台背景115-116
- 二、云南边疆建设委员会的组织规划116-117
- 三、云南边疆建设委员会提案的流产117-118
- 第二节 边疆开发方案的实践——以江应棵在车里的实践为例118-123
- 一、江应j在车里的施政计划119-121
- 二、实验成效及反思121-123
- 第三节 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后期的运行123-127
- 一、云南边疆建设委员会提案之后的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123-125
- 二、杨履中主持下的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125-127
- 第五章 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及其边政工作的总结127-143
- 第一节 “衙门里的学术机关”127-133
- 一、学术与政治的结合127-129
- 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129
- 三、学术为现实服务——以江应j为中心考察知识分子从政现象129-133
- 第二节 近代云南地方政府边疆工作的“智库”建设133-138
- 一、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边政工作的意义133-135
- 二、近代云南地方政府边疆工作的“智库”建设135-138
- 第三节 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及其边政工作的局限与不足138-140
- 一、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及其边政工作的不足138-139
- 二、云南政府边政工作的局限139-140
- 第四节 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及其边政工作的经验教训140-143
- 结语143-146
- 参考文献146-155
- 致谢155
本文编号:826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826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