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陕北走向世界:长征与中国共产党民间外交的缘起

发布时间:2017-09-11 01:13

  本文关键词:从陕北走向世界:长征与中国共产党民间外交的缘起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共产党 民间外交 长征 斯诺


【摘要】: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长征胜利抵达陕北,促进了民间外交的兴起。揭示长征的历史真相,打破国民党政府的新闻封锁,塑造党和红军的正面形象,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抗日政策,成为当时民间外交发展的重要动力。而这些都与长征有着密切的联系,长征是中国共产党民间外交启动的直接原因,是贯穿于民间外交过程中的重要主题,其在民间外交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一直延续至今。
【作者单位】: 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民间外交 长征 斯诺
【基金】:天津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TJKS13-001)
【分类号】:K264.4
【正文快照】: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胜利抵达陕北,从而正式“落户”于此。在此之后的十多年里,中国共产党内联外引、合纵连横,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开展民间外交,积极宣传自己的抗日主张,大力推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积蓄了磅礴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对外宣传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才;;陈云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再次成为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原因探析[J];安徽史学;2009年03期

2 童庆平;;试论陈云的经济绩效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曲延春;;集体化时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经验与借鉴[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4 金维才;;观念变革:从教师素质观到教师质量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郭根山;道路选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奠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袁本文;周恩来与西方新闻记者[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7 范水涛;;抗战时期陈云大后方组织建设思想探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扶小兰;;论重庆大轰炸对城市建设的影响[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梁怡;国外中国革命史研究的历史考察——德国部分[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10 高中华,王双印;试论建国后陈云的社会保障思想[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洲雁;;青年毛泽东的美国观[A];毛泽东研究总第1辑2006年第1辑[C];2006年

2 费侃如;;陈云与遵义会议研究述评[A];陈云研究述评(上册)[C];2004年

3 姚金果;;陈云与共产国际研究述评[A];陈云研究述评(上册)[C];2004年

4 单秀法;陈宇;;陈云在东北时期的思想与实践研究述评[A];陈云研究述评(上册)[C];2004年

5 梅雪;;试析陈云品格的结构和内涵[A];陈云百周年纪念-全国陈云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6 姚金果;;陈云在共产国际了解毛泽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A];陈云百周年纪念-全国陈云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7 陈东林;;陈云抵制与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努力[A];陈云百周年纪念-全国陈云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8 程中原;;陈云在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独特贡献[A];陈云百周年纪念-全国陈云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9 颜华东;王杰;;陈云综合平衡思想研究述评[A];陈云研究述评(下册)[C];2004年

10 沈善良;刘启芳;;陈云生平业绩纪念宣传活动综述——兼谈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宣传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A];陈云研究述评(下册)[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振;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3 程秀梅;中国农业支持政策体系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刘彦虎;政治精英再生产与政党发展[D];复旦大学;2011年

5 陈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研究(1976-1982)[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林小波;“四清”运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李曙新;探索中的双重变奏[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迟爱萍;新中国第一年的中财委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范晓春;中国大行政区研究:1949-1954[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10 高凤林;长征历史地位和作用新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月玲;陈云的综合平衡思想与当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晓华;抗战期间西方记者在华活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郭红杰;“八大”至“文革”前夕党的指导思想的两个发展趋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齐英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5 张玫;1935-1941年中国共产党对美政策的发展[D];安徽大学;2011年

6 李灵玲;陈云社会主义发展观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王强;中共领导人与西路军问题的拨乱反正[D];天津大学;2010年

8 宋佳东;陈云关于新中国工商业建设思想研究[D];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冰;“中原大饥荒”与乡村社会[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娟;延安时期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夏年;;充分发挥佛教对外服务的民间外交功能[J];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03期

2 加法尔·卡拉尔·艾哈迈德;周放;;阿中友好关系中的民间外交[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06期

3 马苏德·达希尔;包澄章;;民间外交:未来更具人文性的全球化之选择[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2年04期

4 陈都明;发展民间外交实现关系正常化——缅怀周恩来总理对中日建交的贡献[J];当代世界;1997年07期

5 刘钟鸣;曾妍;;浅谈影响中日民间外交的因素[J];青年文学家;2013年04期

6 万丽娜;曾妍;;浅析中日民间外交的发展[J];青年文学家;2013年11期

7 刘丽霞;;新世纪中国民间外交实践与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3年20期

8 魏秋生;;老朋友 好伙伴——记俄中友协成立50周年[J];黑龙江史志;2007年06期

9 李学如;;周恩来对日民间外交思想的历史背景[J];兰台世界;2010年05期

10 陈答才,袁本文,皇甫建平;周恩来与中日民间外交[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宪鹏;;中国与东南亚的民间外交[A];公共外交季刊2011冬季号(总第8期)[C];2011年

2 石善涛;;邦交正常化前的中日民间外交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余丽;;试析胡锦涛民间外交思想[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涂怡超;;宗教民间外交与中国外交空间的拓展[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5 陈维;;民间外交的实践与思考——《中国特色的民间外交》评介[A];公共外交季刊2012冬季号(总第12期)[C];2012年

6 田培良;;从乒乓外交看民间外交的作用[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2期(总第103期)[C];2011年

7 柳思思;;浅议中国妇女民间外交[A];公共外交季刊2010冬季号(总第4期)[C];2010年

8 柳媛;;民间外交与中日邦交正常化[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朱蓉蓉;顾莹惠;王玉贵;;抗战时期中共的民间外交[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10 龙武;;非营利机构是公共外交的执行主体——评《第三力量:美国非营利机构与民间外交》[A];公共外交季刊2013春季号(总第13期)[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国芳;服务大局服务发展 开创民间外交工作新局面[N];杭州日报;2007年

2 蔡建国;借以世博平台大力推行民间外交[N];联合时报;2009年

3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张志洲;发展民间外交 补官方外交不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全国工商联联络部部长 刘红路;做好工商联民间外交工作应处理好八个关系[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5 实习生 宋寅清 宋季玮 记者 潘真;民间外交还需民间智慧[N];联合时报;2008年

6 北京师范大学 张胜军;中国民间外交指向“拓展性”和“反制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张胜军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外交研究中心主任;民间外交蓬勃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饶思锐;民间外交让海南更开放[N];海南日报;2013年

9 记者吕传忠;民间外交要随时代发展不断前进[N];人民日报;2002年

10 黄泽全;发展民间外交 推动国际合作[N];人民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斌;20世纪20年代民间外交观念及其实践活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朱蓉蓉;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旭凤;吉林省民间外交推进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陈迁达;论民间外交的价值及其利用[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3 魏红霞;1949-1972中日民间外交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贺炜洁;试论网络民间外交对中国外交的影响[D];外交学院;2013年

5 黄丽星;论中国对日本的民间外交[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姚刚苓;中日民间外交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王梅;中日民间外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维维;战后中日民间外交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9 李萍;海外中国青年开展的反制性民间外交活动[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

10 李文宇;中日民间外交的肇始[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277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8277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a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