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中共乡村党组织形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13:34

  本文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中共乡村党组织形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抗日战争时期 晋察冀边区 中共乡村党组织 形态


【摘要】:晋察冀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边区人民建立的第一块敌后根据地,是坚持全国持久抗战的坚强堡垒和统一战线的模范区,而根据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发展等,都离不开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的中国共产党。 近年来,虽然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研究已取得相当丰富的成果,但是对于边区中共党组织的研究,除了一些在传统革命史叙事模式之下的重视党组织机构沿革和人事变动的“区域”组织史外,对边区党组织运行实态,尤其是乡村基层党组织的实态研究,迄今仍未见有成果发表。 鉴于此,与以往边区党的组织史研究侧重组织沿革和制度条文而忽视实际运作不同,本文在掌握既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将研究重点转向党组织的实践和实际运行层面。通过爬梳边区基层各级党组织的有关档案资料,运用历史学,并借鉴社会学和政治学的理论与方法,重点探讨晋察冀边区乡村党组织的规模、党员群体、干部群体、党群关系等实际状况,及其乡村党组织与乡村社会的互动关系,以深入揭示抗日战争时期边区作为全国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模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验场和新中国的雏形的内在发展逻辑,并从中概括出边区中共乡村党组织领导军民进行抗日斗争和边区建设的经验、教训,为新时期中国乡村党组织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历史借鉴。 论文共分导论、主体和结论三部分,其中主体部分凡五章,每章间存在相互交织、互相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论文第一章介绍了抗日战争前边区乡村环境,并追溯了抗战前党组织的运行状况。第二章考察了抗日战争时期在边区乡村党组织的重构中党员组织规模的扩大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进行的党组织的调整和巩固。第三章从乡村党员的社会构成、身份构成和支部教育方面,分析了党员群体的基本状况,说明边区党组织确立了以乡村农民为主体的社会基础,但这并不必然建基于党组织所期望的党员素质和乡村农民现实利益的满足上。第四章以乡村干部群体为对象,从乡村干部群体的社会成份、任用与流动、纪律执行和工作效能的角度,探讨了乡村干部群体的基本形态,分析了党组织的干部政策和路线在实践中矛盾、调整对各项工作的影响。第五章从党组织构建党群关系出发,围绕乡村动员和政权改造及其建立乡村宗教统一战线工作,深入揭示党群密切关系的形成及其内部存在的矛盾、冲突、调适、协商的复杂纠葛,从而揭示出乡村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奠定了以后赢得抗战乃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社会基础。本文在上述探讨中,没有回避当时中共乡村党组织遇到的各种问题,而是力图通过实证分析,揭示并总结其在当时艰难环境中获取的经验、教训。 论文认为,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乡村党组织在建党、建政、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具体实践,尤其是在这些实践中乡村党组织的内外运行网络,深刻影响着未来该区域党组织的建设,并在一定程度上形塑着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政治架构。此阶段晋察冀边区党组织汲取了此前南方革命和西北革命斗争的经验和教训,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探索、进取,从而使边区党组织的执政实践奠定了人民共和国政治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 晋察冀边区 中共乡村党组织 形态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231;K269.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4
  • 导论14-38
  • 一、选题缘起15-18
  • 二、学术史回顾18-28
  • (一) 关于中共组织史的研究18-23
  • (二) 关于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党组织的研究23-28
  • 三、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28-32
  • (一) 主要研究方法28-31
  • (二) 研究视角31-32
  • 四、文献说明32-34
  • 五、相关概念的界说34-38
  • 第一章 乡村环境与抗战前的中共党组织实态38-69
  • 第一节 抗战前乡村环境39-47
  • 1.1.1 自然环境39-41
  • 1.1.2 社会环境41-47
  • 第二节 抗战前的组织状况47-69
  • 1.2.1 中共基层组织建立和发展概况47-50
  • 1.2.2 党员群体及其构成50-59
  • 1.2.3 农民、党与地方社会59-69
  • 第二章 战争与党:中共乡村党组织重构69-119
  • 第一节 不断变动的晋察冀边区69-74
  • 第二节 党组织的大发展74-85
  • 2.2.1 党组织的发展与重建75-80
  • 2.2.2 新党员的吸纳80-85
  • 第三节 党组织的巩固与发展85-119
  • 2.3.1 组织初步调整与巩固87-88
  • 2.3.2 组织的进一步调整88-94
  • 2.3.3 组织的全面巩固94-104
  • 2.3.4 整风与组织建设104-119
  • 第三章 乡村党员群体的社会形态119-147
  • 第一节 党员社会构成119-130
  • 3.1.1 党员群体的阶级构成119-125
  • 3.1.2 农民入党的动力分析125-130
  • 第二节 党员社会身份构成130-139
  • 3.2.1 性别构成130-133
  • 3.2.2 年龄构成133-135
  • 3.2.3 受教育水平135-138
  • 3.2.4 党员职业138-139
  • 第三节 支部教育139-147
  • 3.3.1 乡村支部的取民就广及其问题139-140
  • 3.3.2 支部教育的范例140-147
  • 第四章 乡村干部群体的社会形态147-188
  • 第一节 干部群体规模和社会构成147-167
  • 4.1.1 干部队伍的建立与发展148-155
  • 4.1.2 社会成份构成155-162
  • 4.1.3 社会身份构成162-167
  • 第二节 干部群体的控制与工作效能167-188
  • 4.2.1 干部任用与流动167-170
  • 4.2.2 组织纪律的执行170-179
  • 4.2.3 乡村干部工作效能179-188
  • 第五章 形势变动中的党群关系188-251
  • 第一节 乡村动员运动中的党群关系188-220
  • 5.1.1 乡村动员运动的兴起:战地动员委员会的活动189-195
  • 5.1.2 组织起来:乡村动员运动的巩固195-206
  • 5.1.3 乡村动员运动的深化206-211
  • 5.1.4 大生产运动中乡村动员的新发展211-220
  • 第二节 政权改造中的党群关系220-232
  • 5.2.1 村选运动中的党群关系221-225
  • 5.2.2 “三三制”实施中的党群关系225-232
  • 第三节 武装动员中的党群关系232-241
  • 第四节 乡村宗教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巩固241-251
  • 5.4.1 打击伪红枪会组织242-246
  • 5.4.2 争取天主教会246-248
  • 5.4.3 团结佛教会248-251
  • 结论251-259
  • 参考文献259-268
  • 表附录268-271
  • 图附录271-272
  • 后记272-27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2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洪升;;试论抗战时期河北省国民党地方组织[J];党史博采(理论);2008年11期

2 郭于华;“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J];读书;2002年07期

3 马溶之;;中国黄土之生成[J];地质论评;1944年Z2期

4 王奇生;论国民党改组后的社会构成与基层组织[J];近代史研究;2000年02期

5 王奇生;党员、党组织与乡村社会:广东的中共地下党(1927—1932年)[J];近代史研究;2002年05期

6 张新法;中共华北地方组织在创建抗日根据地中的地位与作用初探[J];抗日战争研究;2001年03期

7 王奇生;战时国民党党员与基层党组织[J];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04期

8 朱江;李玉玲;;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党政组织建设特点及启示[J];唐山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梁丽辉;;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村政权的演变[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杨凤城;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的规范与方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大熹;中国共产党组织结构发展路径的历史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8633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8633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5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