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清末新政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9 03:47

  本文关键词:山东清末新政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清末新政 山东 现代化 社会变迁


【摘要】:1901年,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推行新政改革,意图富国强兵,这次改革持续十余年,直到清朝灭亡,史称“清末新政”。各地方在中央的提倡下,都在本行政区范围内以欧、美、日为师,刨除旧制,推行现代化改革措施。晚清以来,地方督抚权势日隆,他们在清末新政中起到的作用十分关键,因此探讨一省的新政改革就变得很有价值。 山东是清末新政启动最早的地区之一,时任山东巡抚袁世凯是当时颇具名望,能够接受新思想的官员。在他的带动下山东新政迅速开启,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军事等各方面着手进行全面的变革。之后的十多年时间内山东巡抚虽不断更换,但新政的步伐却一直没有中断,新政的理念得到继承和落实。山东临海,近代对外开放较早,地近日本,又有德国和英国的租借地,对外学习较为便利,这成为山东新政的有利条件。清末十年期的新政,山东是改革推行较好的几个省份之一。十年之中山东社会发生的深刻的变化,社会发展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得到很大提高,现代经济得到了迅速地发展,进入民国以后山东再清末十年新政的基础之上继续向前发展。 本文对山东清末新政改革进行了全面的探究。导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由来、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等。 正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介绍清末新政前山东改革条件的成熟,包括探讨了山东近代以来对外开放及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传统秩序的动荡,特别是义和团运动的冲击及其平复。 第二部分第二、三、四、五、六章分别从政治、经济、教育、社会和军事等方面介绍山东清末新政的具体改革政策、推动人员和机构、改革的内容和过程及取得的实际效果,,利用各种方法对这一时期新政进行全面的再现,反映十年间改革效果的动态变化。政治改革侧重于司法、宪政、警政改革,特别是宪政改革;经济改革分为农业改革、工商业改革、财政改革、发展交通通讯等,以工商业改革为重点;教育改革方面着重介绍清末山东建立起的一整套教育体系;社会改革则展现山东新政对社会文明进步的促进;军事改革主要是介绍清末山东新军的编练。 第三部分第七章是对新政所带来的综合效应进行探讨,该部分跳出了改革内容本身,发掘山东清末新政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特别是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的变化,反映山东清末新政带来的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第四部分第八章则从山东清末新政进行理性分析思考,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理清新政过程中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关系,反思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并希望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山东清末新政推行的基础并不坚实,不仅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山东也是社会动荡,地瘠人贫,理解并支持改革的人也不多。守旧势力反对改革且力量非常的强大,这一切都表明,在这个历史时期推行新政是一项艰巨而艰辛的任务。但是山东清末新政改革却在在十分不利的客观条件下启动,并在短短十余年时间内取得诸多成就。清末新政对山东和整个中国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关键词】:清末新政 山东 现代化 社会变迁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57
【目录】: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3
  • 导论13-23
  • 一、 选题意义13
  • (一) 理论意义13
  • (二) 学术价值13
  • (三) 现实意义13
  • 二、 学术史综述13-20
  • 三 学术要点20-21
  • (一) 选题切入点20
  • (二) 新学理视点20-21
  • (三) 学术考量重点21
  • (四) 学术探讨难点21
  • (五) 学术辨析焦点21
  • (六) 学术创新点21
  • 四、 相关界定21-23
  • 第一章 山东清末新政的背景23-44
  • 一 山东对外开放23-34
  • (一) 开放通商23-26
  • (二) 传教士与西方文明的传入26-31
  • (三) 向西方学习的初步尝试31-34
  • 二 社会秩序从动荡到稳定34-41
  • (一) 传统社会秩序的动荡34-37
  • (二) 山东义和团运动37-40
  • (三) 袁世凯稳定山东局面的措施40-41
  • 三 清末新政氛围在全国的酝酿41-44
  • 第二章 政治变革44-60
  • 一 提升官员素质44-47
  • (一) 人才的培养与卓拔44-45
  • (二) 整肃吏治45-47
  • 二 司法改革47-50
  • (一) 设立新式司法机构47-48
  • (二) 监狱改良48-50
  • (三) 其他措施50
  • 三 宪政改革50-55
  • (一) 山东谘议局51-54
  • (二) 地方自治54-55
  • 四 警政改革55-60
  • (一) 省级警政55-56
  • (二) 府州县巡警56-57
  • (三) 警察管理的专业化和专门化57-60
  • 第三章 经济改革60-104
  • 一 农业改良60-71
  • (一) 清末山东农会60-63
  • (二) 山东农事试验场63-65
  • (三) 清末山东农业学堂65-68
  • (四) 植树造林68-70
  • (五) 发展渔业70-71
  • 二 推动工商业发展71-88
  • (一) 机构及政策71-74
  • (二) 开发矿业74-77
  • (三) 振兴工业77-81
  • (四) 促进商业81-88
  • 三 财经改革88-95
  • (一) 财政改革88-92
  • (二) 发展现代金融92-95
  • 四 交通通讯建设95-104
  • (一) 推动现代交通95-101
  • (二) 兴办邮政电讯101-104
  • 第四章 教育改革104-115
  • 一 推动力量104-107
  • (一) 地方行政长官104-105
  • (二) 专门机构105-107
  • 二 新式教育体系的建立107-112
  • (一) 高等教育107-109
  • (二) 中小学教育109-110
  • (三) 师范教育110-111
  • (四) 其他形式教育111-112
  • (五) 留学教育112
  • 三 教育经费筹集112-115
  • 第五章 社会改革115-125
  • 一 促进文明开化115-119
  • (一) 禁烟115-117
  • (二) 改良旧俗117-119
  • 二 广开智识119-122
  • 三 社会安抚与社会福利122-125
  • (一) 社会安抚122
  • (二) 社会救济122-123
  • (三) 公共医疗卫生123-125
  • 第六章 军事改革125-131
  • 一 旧军的裁汰与调整125-127
  • 二 编练新军127-128
  • 三 兴办兵工厂128-129
  • 四 发展军事教育129-131
  • 第七章 山东清末新政与社会变迁131-141
  • 一 新政中的社会结构变化131-134
  • (一) “士”的瓦解与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的壮大131-132
  • (二) 商人阶层的崛起132-133
  • (三) 农工阶层的变化133
  • (四) 形成中的市民社会133-134
  • 二 民主政治力量的发展134-136
  • 三 经济力量增长与对外贸易136-141
  • 第八章 对山东清末新政的分析与反思141-151
  • 一 新政的内部不利条件141-143
  • (一) 社会秩序动荡141-142
  • (二) 财力不足142
  • (三) 官员问题142-143
  • (四) 民间阻力143
  • 二 特殊的外力因素——德国租占青岛143-147
  • (一) 理性的抗拒与竞争143-144
  • (二) 青岛的崛起与示范作用144-145
  • (三) 双赢的格局145-147
  • 三 改革措施探讨147-151
  • (一) 改革与社会矛盾147-148
  • (二) 改革与捐税148-149
  • (三) 改革预期与现实结果149-151
  • 结语151-153
  • 参考文献153-161
  • 在读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成果161-162
  • 后记1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熟村;李鸿章与近代矿业[J];安徽史学;1998年02期

2 徐柳凡,吴月红;自开商埠与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陈绛;德占胶澳:近代中外经济关系的一个实例分析[J];德国研究;1998年04期

4 王守中;“相维相制”与“观摩受益”——清末山东地方官对德国人的基本政策[J];德国研究;1998年04期

5 马庚存;论清末山东人民的保矿斗争[J];东岳论丛;1986年01期

6 庄维民;近代山东的商人组织[J];东岳论丛;1986年02期

7 黄尊严,徐志民;清末山东留日学生考释[J];东岳论丛;2004年02期

8 庄维民;近代山东蚕桑业的改良及其影响[J];古今农业;1999年04期

9 李令福;明清山东省棉花种植的发展与主要产区的变化[J];古今农业;2004年01期

10 李玉;袁世凯与晚清直隶矿权交涉[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冯荣;试论清末新政的矛盾[D];吉林大学;2005年

2 仝瑞中;清末山东收回矿权运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徐桂华;程德全与清末黑龙江新政[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郭强;论袁世凯在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葛天;清末陕西新政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6 王泽京;杨士骧在山东(1905-1907)[D];扬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793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8793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9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