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爱国志士的牺牲精神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1 14:38

  本文关键词:辛亥革命时期爱国志士的牺牲精神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辛亥革命 爱国志士 牺牲精神


【摘要】: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第一次伟大飞跃,在这场具有重大历史转型意义的伟大革命中,,涌现出一大批像孙中山那样富有牺牲精神的爱国志士,他们以天下为己任,不畏强暴、挺身而出、抛妻舍子,不惜牺牲个人和家庭的幸福,勇敢地谋求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直至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无数爱国志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不朽精神丰碑,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辛亥革命时期爱国志士群体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和社会矛盾日趋激化的严峻形势下,伴随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而成长起来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展开了前赴后继的卓有成效的反清斗争,他们以置生死安危于不顾、摈弃功名利禄于度外和为理想而无所畏惧的大无畏精神和顽强意志“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了革命思想与民主共和理念,并进而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开创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崭新篇章。 辛亥革命时期爱国志士的牺牲精神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土壤,具有救国保种的民族性、舍生取义的彻底性和辨理明责的科学性。它远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近承晚清以来勃兴的经世思潮,在坚定的民族主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崇高的道德高境界等三个层面,对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族精神做了最大限度的发扬和光大,并以其巨大的革命成果为中国的发展进步打开了闸门。抚今追昔,站在民族复兴的新的起点上,回望那段风雨如磐的岁月,我们由衷地感受到正是辛亥革命时期爱国志士的这种伟大牺牲精神,从价值取向、思想品格和思维方式上进一步聚合起优秀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伟大的牺牲精神,从分散斗争时的知难而进到集合力量时的艰苦奋斗,再到革命失败后的勇于创新,在不断革命的过程中助推了时代精神的新发展;正是这种伟大的牺牲精神,从敏锐把握大势、勇于担当使命和积极经世致用中彰显出民族复兴的航向标。
【关键词】:辛亥革命 爱国志士 牺牲精神
【学位授予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257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引言11-13
  • 一、 研究的目的、意义11
  • 二、研究现状11-12
  • 三、研究内容12-13
  • 第一章 辛亥革命时期爱国志士群体分析13-23
  • 第一节 爱国志士群体的形成13-16
  • 一、 爱国志士群体的形成过程13-14
  • 二、 爱国志士群体的人员构成14-16
  • 第二节 爱国志士群体形成的主要因素分析16-20
  • 一、 民族危机的日渐加深16-18
  • 二、 涌动的救国保种思潮18-19
  • 三、 中国早期现代化发展奠定的基础19-20
  • 第三节 爱国志士群体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20-23
  • 一、 革命思想与理念成为时代潮流21-22
  • 二、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2-23
  • 第二章 辛亥革命时期爱国志士牺牲精神概述23-30
  • 第一节 牺牲精神的具体表现23-26
  • 一、 置生死安危于不顾23-24
  • 二、 摈弃功名利禄于度外24-25
  • 三、 为理想而无所畏惧25-26
  • 第二节 牺牲精神的主要特征26-30
  • 一、 救国保种的民族性26-27
  • 二、 舍生取义的彻底性27-28
  • 三、 辨理明责的科学性28-30
  • 第三章 辛亥革命时期爱国志士牺牲精神的历史评价30-35
  • 第一节 对晚清经世思潮的继承发扬30-32
  • 一、 民族主义的新发展30-31
  • 二、 爱国主义的新体现31
  • 三、 道德修养的高境界31-32
  • 第二节 顺应历史变局的艰辛尝试32-35
  • 一、 致力于近代历史任务的完成32-33
  • 二、 致力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推进33-35
  • 第四章 辛亥革命时期爱国志士牺牲精神的现实意义35-42
  • 第一节 牺牲精神是民族精神的聚合器35-37
  • 一、 价值取向上的引领导向作用35
  • 二、 思想品格上的榜样示范作用35-36
  • 三、 思维方式上的教化规范作用36-37
  • 第二节 牺牲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动力源37-39
  • 一、 分散斗争时的知难而进、一往无前37
  • 二、 集合力量时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37-38
  • 三、 革命失败后的与时俱进、勇于创新38-39
  • 第三节 牺牲精神是民族复兴的航向标39-42
  • 一、 主动把握大势中的高瞻远瞩、坚持不懈39
  • 二、 勇于担当使命中的众志成城、共克时艰39-40
  • 三、 积极经世致用中的自强不息、开拓进取40-42
  • 结论42-43
  • 注释43-45
  • 参考文献45-4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47-48
  • 致谢48-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哲生;;辛亥革命时期严复的思想演变及其抉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韦国友;关于辛亥革命中的爱国教徒[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王晓秋;;怎样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10期

4 杨天石;;辛亥革命的性质与领导力量[J];河北学刊;2011年04期

5 章开沅;;论国魂——辛亥革命进步思潮浅析之一[J];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6 罗福惠;;研究“辛亥革命记忆”的意义与方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章开沅;50年来的辛亥革命史研究[J];近代史研究;1999年05期

8 章开沅;;论一九○三年江浙知识界的新觉醒[J];江汉论坛;1981年03期

9 葛兆光;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J];开放时代;2001年01期

10 张晋藩;;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的几点感悟[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本文编号:8951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8951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3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