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革命史”路径下的华北抗日根据地史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革命史”路径下的华北抗日根据地史研究
【摘要】:华北抗日根据地史研究是革命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革命史"研究路径的兴起,华北抗日根据地史的研究视角明显转化,研究视野大为拓展,在革命事件、革命动员、革命政策、革命组织、革命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较大意义上的突破与创新。当然,对于"新革命史"研究路径的关注与认可,并不是要完全否定传统革命史的研究,"新革命史"研究路径与传统革命史研究路径也并不是一种替代与被替代的关系,它们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的关系。"新革命史"研究路径一定能够将华北抗日根据地史的研究推向一个更高的研究层次,也一定能够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河北大学历史学院;
【关键词】: “新革命史” 华北抗日根据地史 研究路径
【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华北革命根据地社会流动研究(1937~1949)”(HB15LS023) 河北省教育厅人文指导项目“冀中革命根据地女性社会流动研究(1937~1949)”(SZ151167)的成果
【分类号】:K269.5
【正文快照】: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各地革命历史档案资料的陆续开放以及海内外学术界交流的加强,“新革命史”的研究逐渐兴起,其研究路径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与认可。作为一种对“告别革命”论的反思,一批学者认为“中共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只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朝晖;华北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特点探析[J];沧桑;2004年05期
2 刘庆礼;;华北抗日根据地的粮食斗争[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3 郑立柱;;共产党领导下的华北抗日根据地[J];党史纵横;2012年06期
4 郑立柱;;试析华北抗日根据地农民的政治意识[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5 刘萍;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妇女纺织运动的考察[J];抗日战争研究;1998年02期
6 李翔;陕甘宁及华北抗日根据地代耕问题初探[J];抗日战争研究;2005年02期
7 李庆刚;;论开明士绅与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教育发展[J];高校社科信息;2005年03期
8 江旺龙;;华北抗日根据地银行在产业革命中的角色转换[J];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04期
9 胡定;;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救灾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11期
10 阎秋凤;;华北抗日根据地救治灾荒的措施[J];南都学坛;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郝良真;;论河北在华北抗日根据地中的重要地位[A];董仲舒与河北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2 李晓晨;;试论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婚姻风俗改革[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3 张志永;;华北抗日根据地妇女运动与婚外性关系[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4 张志永;;华北抗日根据地妇女运动与婚外性关系[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董忠;;试析海属地区抗战的历史作用[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尚慧辉 本报通讯员 魏国英;再现烽火岁月 传承太行精神[N];山西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金栋;统一战线政策下开明士绅与华北抗日根据地建设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雪;华北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3 任晓玲;华北抗日根据地缉私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4 王栋梁;华北抗日根据地货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朱琳琳;论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救灾运动[D];郑州大学;2006年
6 苑书耸;华北抗日根据地的灾荒与救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红莲;陕甘宁边区及华北抗日根据地优抚工作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8 光梅红;论华北抗日根据地农村手工业[D];河北大学;2003年
9 赵华;华北抗日根据地汉奸及其惩治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171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917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