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苏联文化宣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8 17:22

  本文关键词:延安时期苏联文化宣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延安时期 苏联文化 马列主义


【摘要】: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极其复杂的战争境遇与生存困境,同一时期的苏联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除了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显现出来的军事战绩之外,同时应运而生的是苏联战时文艺作品及其文化成果。这些文化上的成就给中共以很深的触动,由此对于苏联文化成就的宣传,也就成为了中共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旨在利用延安时期《解放日报》、《新华日报》、《解放》周刊等报刊史料的基础上,通过宏观梳理与具体例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延安时期苏联文化宣传研究予以阐述。首先,明确了延安时期苏联文化宣传的社会条件:一是马列主义在延安时期的快速发展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二是苏联及共产国际的帮助为其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一批留苏知识分子的归国为其提供了人才储备,四是中共主要报刊的相继发行为其搭建了舆论平台。其次,重点阐述了苏联文化宣传的主要内容。具体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在苏联文化成就的宣传方面,侧重于对战时苏联文艺以及科学成就的宣传;二是在对苏联文化界代表人物的宣传方面,对以高尔基为主要代表的人物进行了重点介绍,当然对于其他代表人物诸如玛雅科夫斯基、托尔斯泰等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三是对苏联主要领导人的著作及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情况进行了概要介绍,主要包括对列宁的著作与思想的介绍,以及斯大林主要经典代表著作《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在中国的宣传情况。再次,系统梳理了苏联文化宣传的路径。一是借助于主要媒体进行宣传,即依靠《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等报刊刊载关于苏联文化的文章进行宣传;二是利用马列学院着重宣传苏联主要领导人著作与思想,即通过一些学习教育与翻译活动来达到宣传的效果;三是借由中共的外围组织——中苏文化协会加强中苏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开展一些文化交流活动诸如展览会、集会等活动进行宣传,并且以其发行的核心刊物《中苏文化》为载体对苏联文化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地宣传。最后,阐述了苏联文化宣传的历史作用。通过宣传,不仅达到了一定的抗战动员作用,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念,也巩固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基础——马列主义,还促进了中苏之间的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影响十分深远。本文从宣传的社会条件、主要内容、主要路径以及历史作用等多方面阐述了延安时期苏联文化宣传研究这一论题,这既适应了中共战时文化宣传的迫切需要,也体现出了中共不断完善自身建设的理念,更重要的是也为中苏之间未来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延安时期 苏联文化 马列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4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10
  • (二)研究现状10-12
  • (三)关于苏联文化的概念界定12-13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13
  • (五)研究不足13-14
  • 一、延安时期苏联文化宣传的社会条件14-22
  • (一)马列主义在延安时期的快速发展为宣传奠定了思想基础14-15
  • (二)苏联及共产国际的帮助为宣传提供了有力支撑15-18
  • (三)一批留苏知识分子的归来为宣传储备了人才18-20
  • (四)中共主要报刊的相继发行为宣传搭建了舆论平台20-22
  • 二、延安时期苏联文化宣传的主要内容22-33
  • (一)苏联战时文化活动及成就的宣传22-25
  • 1.苏联战时文艺活动及成就的宣传22-23
  • 2.苏联科学活动及成就的宣传23-25
  • (二)苏联文化界代表人物的纪念与宣传25-29
  • 1.高尔基的纪念与宣传26-28
  • 2.苏联其他主要文化人物的纪念与宣传28-29
  • (三)苏联主要领导人著作及思想的宣传29-33
  • 1.马列著作及理论的宣传与普及30-31
  • 2.斯大林主要经典著作的宣传与学习31-33
  • 三、延安时期苏联文化宣传的主要路径33-46
  • (一)借助主要媒体普及宣传苏联文化内容33-37
  • 1.刊载大量有关于苏联文化革命理论的译著与文章33-34
  • 2.突出对苏联所取得的文化成就的宣传34-35
  • 3.发表关于苏联文化界名人纪念性文章35-37
  • (二)利用延安马列学院,集中宣传苏联主要领导人的著作及思想37-41
  • 1.延安马列学院的马列著作翻译与宣传37-39
  • 2.延安马列学院的理论学习与教育活动39-41
  • (三)依托外围组织——中苏文化协会加强彼此对话与交流41-46
  • 1.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增进中苏友谊41-43
  • 2.以《中苏文化》为载体,全面介绍和宣传苏联文化43-46
  • 四、延安时期苏联文化宣传的历史作用46-55
  • (一)达到了一定的抗战动员作用46-48
  • 1.鼓舞中国的文艺工作者投身于革命的爱国热忱46-47
  • 2.为中国人民赢得战争胜利,增强国防实力提供了重要借鉴47-48
  • (二)巩固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马列主义理论基础48-51
  • 1.提升了中共党员干部的马列理论修养49-50
  • 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50-51
  • (三)促进了中苏之间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51-55
  • 1.中苏文化界之间的书信往来,增进了两国之间的文化联系51-53
  • 2.中国文化名人访苏活动,也为中苏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53-55
  • 结语55-57
  • 参考文献57-59
  • 后记59-6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晓轩;延安时期的“五湖四海”现象与思想文化繁荣[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崔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开放的历史探究[J];党史文苑;2010年14期

3 张勤;;浅论延安时期党对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J];群文天地;2012年10期

4 iJ植霖;;延安时期经济工作的历史经验——九谈发扬延安精神[J];党的建设;1988年12期

5 ;延安时期的村民公约[J];党的建设;1991年04期

6 霍雨蕾;;论延安时期音乐艺术的当代价值[J];音乐时空;2014年03期

7 朱叶莉;吴育蔚;;再探延安时期音乐艺术及其价值[J];兰台世界;2014年16期

8 孙超;;延安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及其启示[J];月读;2013年09期

9 雷甲平;延安时期知识分子在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8期

10 黄延敏;;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论传统文化与新文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勇;;试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农民问题的解决及其启示[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2 孙欲声;;论延安时期民主精神的特点[A];延安精神与中国现代化——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刘亚利;;中共延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4 张秀丽;封学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争取中间势力的政策探析[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5 拓宏伟;;中国共产党与延安时期的文化建设[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6 王行水;;浅谈党在延安时期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A];弘扬延安精神实践“三个代表”[C];2002年

7 孙欲声;;论延安时期的民主精神[A];弘扬延安精神振兴青海经济——青海省延安精神与当代中国发展和民族工作实践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选[C];1997年

8 祁之泰;;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哲学贡献[A];延安精神与中国现代化——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李忠全;;试论延安时期党建历史的基本经验与启示[A];“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未来”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王晓荣;王育英;;延安时期党的人民利益观[A];从《为人民服务》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庆伟;延安时期新闻传播业与红色旅游研讨会召开[N];陕西日报;2007年

2 贾志敏 张军;“延安时期民俗文化影视城”雏形乍现[N];延安日报;2011年

3 孙国林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延安时期文艺期刊风采再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延安大学校长 崔智林;延安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经验[N];光明日报;2013年

5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郭永平;延安时期党的廉洁政治永放光彩[N];陕西日报;2012年

6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主任 赵耀宏;延安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N];光明日报;2013年

7 黑龙江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弘扬延安时期群众路线的光荣传统[N];黑龙江日报;2013年

8 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书记、局长 马峗;学习党在延安时期的为民思想 努力做好改革发展为民工作[N];中国测绘报;2013年

9 安阳师范学院党委研究室 杨露;延安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经验的当代价值[N];光明日报;2014年

10 景慧;延安时期“双拥”的蓬勃发展[N];大众科技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社争;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卢少求;延安时期中共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高璐佳;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学风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杨俊;延安时期理论学习及其对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启示[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5 李奕霏;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人民利益观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张希贤;延安时期党领导思想文化战线的历史经验初探[D];中共中央党校;1994年

7 张国茹;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基层政权建设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

8 陈欣欣;延安时期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王明;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郭德钦;延安时期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丽明;延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王巧巧;延安时期文化建设的基本实践及其现实启示[D];延安大学;2013年

3 陈旭;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D];安庆师范学院;2015年

4 张杰;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回族干部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5 白静;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集体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6 高立晓;延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当代启示[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7 孔晶;延安时期李维汉的教育实践与思想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8 王宏广;延安时期党的纯洁性建设思想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9 白明玉;延安时期中央党校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王缓;论延安时期王稼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371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9371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0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